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主題: 臺灣家庭之今昔


                      主題: 臺灣家庭之今昔           0991881070曹于婷

    參讀完蔡文輝教授著《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的第11-臺灣家庭之今昔。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及感觸。
    記得曾昭旭教授夫婦在啟航工作坊提到關於他們夫妻與子女以及婆媳之間關係的處理,猶記曾師母曾經提到:「一開始會不理解婆婆為什麼總是對自己嫌東嫌西,永遠都覺得不好,即使自己已經覺得做得很好了,婆婆還是覺得不好?於是師母心念一轉,反正不是自己做不好,對方永遠都想要去想別人都做不好的先入為主的思想,於是不再為此事煩惱」,可是我覺得曾師母畢竟是因為有接受過比較高階的高等教育,但是我的母親,因為家貧的關係,所受外在資訊不多,大多接收的資訊就是要生男孩,並且要侍奉夫家。我從小看她為了拼生男孩,所以生了三個女生再生一個男生; 為了侍奉夫家,又因為個性極度好強,以至於嫁至夫家40年,一直很躁鬱。身為新時代的我們女生男生,女性男性,女人男人,應該不要再被「儒家思想」,這種考試才會出現在考卷上的題目給綁住自己的生活態度。
    在學校許多年約35歲到45歲的女同事教師,意外的發現,雖然身為教育的最前線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但是身邊的女同事,不乏為了生第二胎甚至第三胎兒請育嬰假,不約而同的,都是因為第一胎或者第二胎是女生,想要再生個男生。令我非常訝異。並且同事們大多是戰後嬰兒潮(1945~1964)之後五年出生的大人們,因為他們出生的年代正好是台灣還在慢慢從農業要轉型到工業的時代,或許如此,同事們拼生一個接一個,為了那要命的傳宗接代的觀念而努力著。
    看到四十歲左右的同事,為了拼傳宗接代而一個接著一個生,好奇的看著30出頭新婚燕爾的老師們為了生育而煩惱以及超級寶貝自己的獨生子女; 因為大約30出頭的女同事老師,如果生一個的,就為孩子找優良的幼稚園\讀書,贏在起跑點; 反觀另一批想生卻「生不出來」的老師,常常不是無法受孕就是孩子懷胎八個月胎死腹中或者懷胎三個月即流產。對於小孩子的渴望,亦不在意是男是女,而是希望有個小孩子,可以成為夫妻之間的潤滑劑。
    再看到學校裡年約20~30歲的老師,獨身萬歲,即使結婚了也沒有想要馬上有小孩。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娛樂,和學生打成一片,亦師亦友的樣子,雖然同是一所學校的老師,但是卻有三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以及對於家庭婚姻追求不同的目標。不同人生的階段有個相同之處,就是在知識經濟的現在,女人不在男人的經濟附屬品,女人和男人在經濟上是獨立的兩個個體。
    說完女人,說說男人,蔡文輝老師在此章節不斷的提到:父權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地位,在現今的社會,是否同樣的重要?我覺得已經不是絕對的重要,而是相對要看家庭的結構。如果家庭結構仍舊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生態,是有可能女人仍然是要依附著男人過生活。但是男人是家庭中經濟的來源和生活的主導已經不是現在社會的潮流。轉而換之的,是父妻雙方各自經濟的獨立以及各自完整的自己,夫妻雙方互相尊重。
    但是說到婆媳,這個在戰後嬰兒潮到後戰後嬰兒潮這段期間,婆媳之間的關係仍舊是比較緊張,因為舊時代的觀念太過沉重,好婆婆有,但是相對為數稀少。
我很討厭一首歌..歌詞是:「作人的媳婦要知道理,晚晚睡來早早起」在中國傳統家庭理,倫理因為非常重要,因為被扭曲成不管上面多麼的無理,在下者永遠要順從在上位者,因為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中國傳統家庭的婆媳妯娌關係,大部分處於緊張的狀態。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但是女人總是在為難女人?
    兄弟姐妹之間,亦會因為各自成家之後,與自己成立的家庭開始建立新的關係,兄弟姊妹之間開始就會有些疏離,又特別的地方是,如果兄弟姊妹之間是從小被教育著彼此的關係是在利益之上,對於彼此在長大之後,又顯得彼此防範。
譬如新聞常在播的財團世家,媒體成日播報的名媛,名流,公子哥之類的人物,他們的養成計畫就是要變成家族企業的接班人,因此在社交手腕,商業學習會特別的希望小孩子學習,但是對於坐在電視機前面的青少年是不良的影響,間接的影響了現在青少年的價值觀,希望自己可以變成名媛名流,希望可以幾近所謂的上流社會,希望可以過得相當光鮮亮麗,這樣子的價值觀,現在正充斥著青少年之間的文化,不可不重視。
    現在因為高度的都市化,家庭的結構也已經從大家庭到折衷家庭到現在幾乎是小家庭的狀態,折衷家庭和小家庭比較屬於現在社會潮流的範圍內。現在的折衷家庭已經不像是以前那樣子媳婦侍奉長輩,而是反過來,長輩幫小夫妻照顧孫子,因為現在少子化的關係,又因為公婆對於看到孫子孫女的熱切心情還是存在。所以在和以前相反的態度上,漸漸得有些改變。現在走在路上,除了是外籍勞工幫忙照顧小孩的面孔很多以外,再來就是祖父母會幫忙照顧小孩子,現在年輕夫妻亦可能用這種無法帶小孩子去探望父母的理由,反而藉由祖父母希望和孫子孫女相處而住在一起,也有還是就是小家庭,但是小孩子給祖父母照顧,週末才去接小孩的假日父母,但是也會產生新的代溝,因為小孩子不是自己從小帶在身邊的,外加現在父母都忙於工作賺錢,和小孩子之間產生代溝,父母不知道怎麼管教小孩,小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不了解自己,於是父母變成孩子的提款機,只要小孩子在家乖巧,至於他在外面做甚麼,因為太忙沒有空看。
    提到上面的男男女女,都意味著教育的著手點很重要,應該要從教育著手,教導學生如何學習尊重他人。教導學生不是整日在追求名牌追求成名而不擇手段,把不雅或誇張的影片或照片刊登在網際網路的平台,這樣子不但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他人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承諾的重量


承諾的重量
性愛婚姻倫理期中報告,第五期,0991881062魏嘉輝,100.4.23

近來電視最熱門的犀利人妻及小三的故事持續發燒,現代人為什麼離婚率也持續的攀高?那當初為什麼要結婚呢?還是現在的愛情比較容易變質?或是承諾已經不是承諾了?到底承諾有沒有重量值的一生的等待?
台灣去(2006)年有六萬四五四○對離婚,平均每天就有一七七對夫妻「一拍兩散」,離婚率高居亞洲第一,就離婚總對數來看,去年離婚對數總計六萬四五四○對,而民國八十五年離婚對數為三萬五八七五對,十年間增加80%。(原文: 對台灣離婚率亞洲第一的現象解讀!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www.npf.org.tw)。離婚的因素除了婦女受教育和工作機會的提升、以及個人主義的盛行外,外遇是很大的一個原因。在中國據對一些城市的離婚調查,女性因丈夫有第三者而離婚的占 64.8%,男性因妻子有外遇而離婚的也達到了 48.6%。可是很弔詭的是,結婚前愛的你死我活,信誓旦旦的承諾與外遇的誘惑一同放在蹺翹板上時,為什麼沒有力量呢?
根據蔡文輝一書所提出的離婚原因,還有婆媳問題、溝通不良、金錢問題、家暴、小孩的教養、性生活不協調等等(Ref 5),但從聖經的角度來看,就如耶穌所說的:他們在做什麼他們不知道。我認為最終的原因是心裡缺乏那一份愛。所以在缺乏中就會不停的享用外在的物質來填補,從LV包,勞力士錶,雙B車,甚至身體心靈的外遇,同性戀問題,不都是因缺乏愛所因引起的嗎?
那怎麼辦?回想每個人當初是怎樣承諾的?不是說我愛你嗎?可是很多夫妻慢慢的就沒了溝通,沒了擁抱,孤獨感進入了家庭中間,漸漸的爭吵浮現上來,變的勢同水火,從愛人變成仇人。Why? 我覺得可以從幾個點介入討論,並且從之改變自己的觀念想法,從而改善婚姻關係。

(一)價值觀:信與不信的人不能共負一軛。有人問我說怎樣有幸福婚姻,我回答說有共同的價值觀非常重要。我們全家都在教會,對聖經的婚姻、金錢、教養等觀念都一致,自然就不會有重大的摩擦與爭執。在作任何決定時,都能循著聖經的教導與共通的邏輯而行,這是很好的溝通與家庭連結方式。
(二)同理心:婚姻裡面的雙方都不再是自己,而是已經把自己奉獻給對方的個體,必須知道我們已經離開父母,與妻子結合,兩人成為一體(5.31)。要愛護及疼惜配偶,體貼他的軟弱好像對待自己的身子一樣。想想看,我不希望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如果對方作了之後,我會怎樣難過呢?這就是同理心,為了愛,自然我心中重諾的重量就會勝過試探。慈悲為懷的愛者,願為所愛的對象付出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ref:1)。是我的理想,為了太太,我願意付出不求任何代價,因為她也是我的一部份。
(三)助力:三沒有任何夫妻可以靠著自己的力量來維持長久美好的婚姻,就像只有兩隻腳的三腳凳,如果不靠在牆上就無法站立一樣。而耶穌的愛就是那唯一的另一隻腳。
(四)容忍與寬恕: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23,若神的真實,因我的虛謊越發顯出他的榮耀7(3)。我們每個人都有罪,可是最難的是看不到自己的罪,明明吃的是豬吃的豆莢還驕傲自負。
    
到神面前來承認我有罪,請神指示我當走的路,是蒙恩與被寬恕的第一步。夫妻兩人也要在神面前一起禱告互相認罪,尋求對方的原諒。我們夫妻在MER-II裡面互相認罪,禱告後,在淚水裡面說:天父赦免你的罪,我也願意原諒你。雖然原諒對方撕裂般的背叛很困難,但也唯有靠的神放在我們心中的愛與我們心中的那份求善的意志,才能說出寬恕與原諒,也因此婚姻才有轉機。
(五)釋放與修復:人的深層結構是需要父母,需要那份有安全感的愛,需要被關心。我們在學校裡常見的問題孩子多是家庭不健全或單親。這些孩子表現出更多的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傾向。到了青春期,男孩易于表現出暴力、放縱,女孩易表現出過早涉入異性情感且比較沉迷的傾向。單親孩子的犯罪率高達40(Ref 3)。當這些孩子成年結婚後,若他們的心理狀態若未被修復,勢必延續原生家庭的教養模式對待其孩子及妻子。絕對不可能會有一個健康幸福的家庭。我們在教會裡看到很多這樣子的弟兄姊妹,因著基督的愛,心裡的著醫治及釋放之後,重新展現了健康的人生,對也同時修復了夫妻間的關係。
(六)認識罪,也因神的愛離棄罪:(14)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在神裡面認識撒旦對我們的引誘,拐騙我們離開神。唯有在神裡面,被神的愛充滿,才能坦蕩的面對一切誘惑而不跌倒。

對重量來說,翹翹板的兩端一邊是承諾的重量,一邊是罪惡誘惑的力量。我們都不可否認試探的力量與撒旦各樣的詭計。連耶穌也受其誘惑,在肉體滿足,心理需求及權力慾望間拉踞,何況我們呢?可是祂勝過了,耶穌也把那機要的話語教導我們,要我們也能靠著他勝過。這不是靠著勢力,不是靠著才能,而是靠著主耶穌的大能方能成事。
   

Ref 1:宗教、道德與幸福的弔詭,孫效智,2002
Ref 2:我的鄰居叫耶穌,麥克斯。路卡杜,校園書坊
Ref 4: 蔡文輝…..
Ref 5恩愛夫妻營MER II學員手冊,邱清泰博士,國際家庭更新協會: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愛的三角形理論--史登柏格 性愛、婚姻與倫理 陳尚仁老師上課講義

愛的三角形理論--史登柏格
性愛、婚姻與倫理 陳尚仁老師上課講義

耶魯大學教授史登柏格在1986 年於《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
發表其愛的三角形理論,得到相當大的迴響,有人稱之為「目前對愛情研究得
最完整的理論」。1
史登柏格認為愛包含三個元素:親密(intimacy)、熱情(激情, passion)、及承
諾(委身, decision/commitment)。他對這三個元素的說明如下:
親密:緊密、連結在一起的感情。
熱情:引導向羅曼蒂克情感、身體的吸引力、性的驅動力,及相關的現象。
承諾:就短期而言,是愛的決定;就長期而言,是維持這份愛的承諾。
這三種元素在短期和長期的關係中佔有不同的重要性。熱情在短期關係中通
常佔有最重要的地位,而在長期關係中,親密則是最重要的元素,而熱情卻是
最不重要的元素。
一般而言,親密(元素)可以被視為是由於情感的投入而來的關係;熱情(元素)
是由動機性的投入所帶來的關係;決定/承諾(元素)是由認知的決定所帶來的關
係。如果以温度來比喻,親密可以稱為是温暖(warm)的;熱情是熱(hot)的;決定
/承諾是冷(cold)的。
在史登柏格的理論中,雖然大部份時候熱情是指異性之間的性吸引力,但是
這只是熱情其中的一種動機而已,性吸引力並不是唯一的動機。例如,父母親
對子女的愛,也是具有強烈動機的熱情,所以可以成為一種完整的愛。
各種元素的性質
愛的三元素性質各不相同。如親密和承諾的元素在關係中是比較穩定的,而
熱情的元素則較不穩定,相當的不可預料。一個人對於自己經驗到的親密情感
有中等程度的控制力,可以相當高程度地控制自己的承諾,但是對於熱情元素
所引起的刺激卻很難控制,如想要和某人在一起,或看著某人的衝動。
人通常會察覺到熱情,但對於親密及承諾的自覺,很可能因人而異。有些人
可能對親密有温暖的感覺,卻不自知。有些人可能無法確定對某一份感情是否
帶有承諾,直到有人對這份感情提出挑戰,或發生某些事以後,才能確定自己
對這份感情帶有多少承諾。
愛的三元素在長期或短期的關係中,所扮演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在短期關
1 柯淑敏,《兩性關係學》,(台北:揚智,2001),29-32。
2
係中,特別是浪漫愛,熱情佔有最重要的地位,親密也許有中等程度的重要性,
但是承諾卻沒有什麼重要性。相反地,在長期關係中,親密及承諾是重要的元
素。沒有承諾元素,很難維持長期的關係。而熱情元素在長期關係中,只佔中
等程度的重要性,其角色可能因時間而逐漸變得不重要。
對母親、父親、兄弟姊妺、同性別的朋友、及戀人的愛,親密都是一個重要
的元素。但是熱情就不同,熱情在戀人的愛中佔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女兒對
母親或兒子對父親的愛中,就不那麼重要。承諾在核心家庭的成員當中,佔有
重要角色,但是在戀人關係當中,卻不一定佔有重要角色。事實上,許多浪漫
愛是短暫的,而且並不打算長久。
史登柏格愛的三角形
八種類型的愛
依據這三種元素的各種不同的組合,史登柏格把愛分成以下八種類型:
1. 無愛:完全沒有親密、熱情、及承諾的元素。在偶爾接觸的人群當中,我們
對很大部分的人是屬於這一類的人際關係。
2. 喜歡/友誼:感受到一份親密、温暖、連結的感覺,但是沒有熱情或承諾。
空愛
完整的

熱情
承諾
親密
喜歡 迷戀
/友誼
同同愛
浪漫愛
荒荒愛
3
若是除了友誼之外同時有熱情或承諾的元素時,就應該歸在其他的類型。到
底對一個人的感情只是喜歡/友誼,或是超過了這個範圍呢?史登柏格認為這
個問題可以由「缺席」(absence)考驗而得知。如果有一位喜歡的朋友離開了,即
使是一段長的時間,我可能會思念這位朋友,但是還不至於感覺到失落。當多
年之後重聚,友誼可以繼續。如果彼此的關係是超過友誼,其內心的反應是很
不同的。除了思念以外,內心可能會被該朋友的離去所佔據,該朋友的離去會
對我的情緒及我的生活造成影響。
3. 迷戀:一見鍾情的愛,只有熱情,卻沒有親密或承諾的愛。
陷入迷戀的人,其身旁的人可以很容易察覺到。當時機恰當時,迷戀可能就
在瞬間發生,但是也可能在很短時間內消失。當迷戀發生時,會有很明顯的心
理生理反應(psycho physiological),如心跳加速、心悸、荷爾蒙分泌、生殖器勃
起等。
4. 空愛:這種愛是決定去愛一個人及對這份愛保持承諾,但是卻沒有親密及熱
情。這份關係可能是曾經有情感的投入及身體的吸引力的關係,但是卻失去了,
所以彼此的關係停滯。除非對於這份承諾是很堅強的,否則這份關係就很接近
空無一物,因為空有承諾卻沒有親密或熱情的情感,是很不容易維持的。
在美國社會空愛很可能是兩人長期關係的最後階段,但是它不必然都是如
此,它也可能是一段關係的開始階段。在媒妁之言的社會中,許多人在起初是
由於兩人願意委身在這段關係之中,或試著去愛對方,之後才發展出其他的長
期關係來。
5. 浪漫愛:由親密和熱情所組合而成的。在本質上,它是由喜歡加上由身體吸
引力所組合成的情感。所以浪漫愛不只是因為被對方的身體所吸引,同時在情
感上也互相連結。
6. 同同愛:由親密和承諾所組合而成的。是一種長期、有承諾的友誼。在夫妻
關係中,當身體的吸引力逐漸消退,就只剩下同同愛。所謂少年夫妻老來同。
7. 荒荒愛:由熱情及承諾所組合,卻沒有親密的關係。就像有時在好萊塢電影
劇情中看到的,某一對男女在相識之後,馬上就閃電結婚。稱之為荒荒愛因為
這樣的承諾沒有以兩人親密、熟悉的情感為基礎。熱情可以在瞬間發生,但是
親密卻需要時間的培養。所以荒荒愛很可能會以分手收場。
8. 完整的愛:由親密、承諾、及熱情所組合而成。這也是許多在浪漫關係中的
人所要努力的目標。但是要維持在完整的愛並不容易,打個比方,就好像對於
原本體重過重的人要維持在理想體重,比起要減肥到理想體重困難得多,同樣
地,要維持在完整的愛中比要達到更不容易。而失去完整的愛也像減重成功後
又胖回來,當完整的愛剛失去時,並不自知,等到發現時,已經離得很遠了。
4
但是史登柏格並不認為完整的愛都一定是很難發展和維持的。例如,父母親
對子女的愛通常是包括很深的情感上的投入--親密,因為強烈動機所帶來的
滿足--熱情(如撫育、自我評價、自我實現),及堅定的決定和承諾。對許多父
母而言,發展並維持完整的愛,並不是問題。
愛的三元素的發展曲線
親密
兩個人剛開始認識時,彼此的關
係發展仍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因為
無法預料對方的行動、情感、動機、
及認知。在兩人關係發展的初期,經
常會因為受到許多外來的干擾,而影
響兩人之間的關係。隨著關係的進
展,外來干擾的頻率會減少,而彼此
愈來愈熟悉對方,愈能夠在互動中預
知對方的行動、情感等等。因為受到
的干擾愈來愈少,兩人互動中的不確
定因素減少,所以經驗到的情緒波動
也減少,或甚至完全沒有情緒波動。
特別是在浪漫關係中,彼此所經驗到的親密感降低,兼具有正面和負面的效
果。正面的意義是,正是因為彼此的關係連結加深了,兩個人愈來愈像是一個
人,所以感覺到的親密感就降低了。換言之,正是兩人的關係更親密了,所以
才感覺不到情緒的波動。所以,在親密程度的曲線圖上,可以加上一條「隱藏
的親密」的線(以單點虛線表示),而這條隱藏的親密是維持在高處。經驗到的親
密感降低的負面效果是「親密關係」和「沒有關係」之間變得很難區分,因為
從外表根本觀察不到彼此之間的親密。
幸好,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區別到底是「親密關係」或是「消逝的關係」。
當生活中遇到一些干擾或變化發生時,就是最容易觀察的機會。例如,當所愛
的人離開一小段時間或離去,就可以清楚到底對他/她還有多少感情。或者,
日常規律的作息發生改變,例如,其中一人去渡假,就可藉此機會評估彼此的
親密情況。
但是,也有一些情況是,除非發生重大的事件,否則根本無法知道親密關係
到什麼程度。例如,當另一半去世時,才知道其哀傷和痛苦是如此的深。史登
柏格同意另一位心理學家Berscheid 的觀察,就算是在看起來相處不來、經常爭
5
吵的配偶,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也可能是很深的。只有配偶的去世才能最確定
到底用情有多深。同樣地,離婚的人經常在離婚之後,才對自己離婚的決定後
悔不已,並且對自己這種後悔的感覺感到震驚。事實上,有些離婚是由於不自
知自己對於感情的投入有多深所造成的。所以,這種觀點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
人在親密的關係中,先是不斷地製造小衝突,用以探知自己[或對方]對感情的投
入有多少,最後逐漸造成重大的衝突。再好的關係,都有可能因為不自覺自己
在親密關係的投入程度和性質,而破壞殆盡。
熱情(Passion)
史登柏格根據心理學家所羅門
於1980 年的一篇題為「享樂的代價
與痛苦的益處」報告2,發展他的熱
情的元素的理論。
根據所羅門的理論,對於某人
或某物所經驗到的動機,同時有正
向和負向的過程。正向過程發展得
快,也消逝的快;而負向過程,發
展慢,也消逝的慢。當這兩個過程
結合在一起時,其結果就如同熱情
曲線圖上所呈現。
當一個人被某人或某物吸引時,其熱情可能在瞬間突然發生,而且在很短的
時間內就達到頂點。在熱情到達頂點的同時,其負向過程也開始發生。雖然這
對象仍然具有正向的吸引力,但是所能給予的滿足就不再像原本那樣,所以所
感受到的熱情的程度開始往下降,或變成只是習慣。在負向過程下降到某個地
步時,正向與負正的加減總合將會達到平衡,而維持在這個熱情的程度。當人
失去(熱情)所愛的對象時,其情感上並不是回到原點(零),即尚未愛上所愛的
對象時的狀態。人會感覺到沮喪、痛悔、或極度的不安。之所以會感到這些負
面的情緒是因為他的正向過程所帶來的正向熱情的力量已經蕩然無存了,但是
因為失去所愛的失落感(負向過程),卻仍然揮之不去。這種負向的感覺只能一點
一滴、慢慢地、隨著時間的過去才能撫平,最後終於回到原點。
史登柏格認為熱情所帶來的情緒狀態很像成癮(addiction)。事實上,稍早就
有另外兩位心理學家Peele 及Brodsky 曾把這樣的愛比擬作成癮,3 就如同是對
2 Solomon, R. L. (1980). The 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acquired motivation: The costs of pleasure and the benefits of
pai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 691-712.
3 Peele, S., & Brodsky, A. (1976). Love and Addiction.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6
於藥物、香菸、咖啡成癮一樣。剛開始時,人並沒有對該對象有任何特別的動
機或需要。當人開始使用該藥物之後,便會覺得這東西會使自己亢奮(get high)。
然後就會開始增加使用量,因為原來的量已經無法帶來同等程度的亢奮效果。
最後會到達成癮的狀態,人必須繼續使用它,以避免戒斷時所帶來的各種不適。
當一個人停止使用這個藥物時,必須要經歷一段心理上和身理上嚴重不適的戒
斷症狀,直到這個戒癮的過程完成,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決定/承諾(decision/commitment)
愛的決定/承諾元素的變化,最主要
地是跟兩人關係發展相關。也可以反過來
說,兩人的關係發展會很大影響承諾的元
素。一般而言,兩人在相識後,承諾將開
始增加。如果這段關係成功地發展為長期
的關係,則剛開始時是較平緩的,但是後
來會增加的很快。這關係如果繼續維持下
去,其承諾會維持在某個高點。如果關係
變得停滯,則承諾也會下滑。如果關係失
敗,則承諾也會回歸原點。
史登柏格愛情心理學的倫理意涵
史登柏格的愛的三角形理論雖然是一個從心理學角度提出來的觀察,我們卻
可以從這些觀察中,發現許多關於愛情與婚姻之間的倫理意涵。
熱情(passion)
一見鍾情的愛情故事雖然經常出現在許多文藝浪漫小說或電影之中,可是從
史登柏格的冷靜分析當中,我們可以了解男女之間的熱情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
發生,但是彼此之間的親密和熟悉,卻需要較長時間的發展,並且需要經過更
長時間的考驗,當雙方最後都能對彼此許下誠心的、出於意志的承諾之後,兩
人的關係才可能長久維持。所以一見鍾情只能被視為是愛情發展的初期階段,
一段長久的愛情關係是否能發展成為完整的愛,還有待後續的不斷努力。
特別就是在熱情(Passion)這一層意義上,我們可以很清楚看見,為什麼一夜
情或純粹的肉體關係是不利於感情和婚姻生活的。因為肉體的吸引力和滿足終
將會趨於疲乏,當性關係發生的同時,若沒有以親密及承諾作為基礎,或至少
7
是同步的發展,一旦當性吸引力和性快感的滿足趨於疲乏時,兩人可能會對彼
此失去熱情,因為熱情的特質本來就是來得快,也去得快。
換言之,沒有親密情感和承諾關係的性行為,彼此的關係很像是對於「物品」
的佔有、享用的關係,不但是不利於親密和承諾關係的發展,而且其本身是具
有習慣性的,因為純粹肉體關係所帶來的快感,其滿足程度終將會逐漸降低。
為了維持原本已經享有的快感,就只好很快再進入另一次的肉體關係。一旦雙
方見面就先發生性行為的「交往」模式建立之後,「談感情」反而會成為次要或
無關緊要的事。長久下來,彼此都可能會發現其實對於對方的情感親密並沒有
增加,而承諾更是遙不可及的事。
親密(intimacy)
許多人混淆情感的親密和熱情。有人以為發生性關係會增加彼此的親密,甚
至可以促使對方許下承諾。其實從史登柏格的理論,發現親密、熱情、承諾是
三種不同的關係要素,三者之間的產生和持續並無必然的關係。因為各種不同
元素的組合,也產生各種不同類型的關係。
一個人和家人,特別是父親與女兒,或母親與兒子之間所發展出來的親密能
力,將會很大程度影響他將來的愛情關係。
非常強調熱情在關係中的重要性的人,可能會遺漏、忽略了親密關係的重
要,及它所能帶來的温暖。在親密關係中的人,若不自知並珍惜其原有親密關
係,因為一時衝動冒然與第三者發展另一段熱情關係,最後極可能帶來雙重的
痛苦。
承諾(decision/commitment)
在史登柏格的愛的三角形理論中,論述較少的是承諾的部分。因為其實承諾
與人的自由意志有很大程度的相關性,比較是屬於倫理學範疇。而史登柏格的
主要領域是心理學,不是倫理學,所以對於承諾的論述較少是理所當然的。但
是,若他能更多說明承諾和親密、熱情之間的互動關係,將會更有助於了解。
太早或不敢向對方表達愛意,都會對愛情的發展造成困難。太早表達愛意,
若是沒有分辨自己的親密、熱情、和承諾,則這種表達過於草率,不禁會令人
懷疑是否是迷戀、荒荒愛、或空愛。若遲遲不敢表達,有可能是怯於承諾,也
很難發展出完整的愛情。
決定和承諾的能力在長期的關係中佔有重要地位。決定和信守承諾的能力有
賴於平時長期的培養。在過去成長歲月中,若是培養出審慎作決定並信守承諾
的能力,將有助於維持長期關係。
8
問題討論
同學們可以試著運用史登柏格的愛的三角形理論,回答以下的問題:
1. 有些人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一個換過一個,為什麼我們一般認為這種人的感情
生活不可靠?
2. 有些男女朋友經過長期的交往,卻不想公開他們的戀情,你認為其原因何在?
3. 為什麼一個剛失戀的人,馬上進入另一段感情會有問題?

人與身體的關係___性愛婚姻倫理___陳尚仁老師上課講義

人與身體的關係
性愛婚姻倫理 陳尚仁老師上課講義

「從結構面來看,人具身體、心理、靈性三層面。此三個層面是否整合會影響人的
全人發展。」(核心能力一、主題二、主要內容1)
「人是一個整體,因此有不斷努力使自己的性與精神生活彼此和諧的需求。應避免
二元論的生活方式──壓抑性事,祇追求精神方面的價值;或是祇追求性欲滿足而
忽略了精神的價值。」(核一主題五內容1, 說明1-1)
人與身體的關係:
1.0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是活在社群關係之中,只有活在關係之中,人類生命的
意義才能完整的實踐。(亞里斯多德)
2.0 人具有心靈和身體兩個層面(或向度)。心靈的活動唯有靠身體才能呈現。
說明:你如何能夠進入別人的心靈世界呢?知道他人在想什麼、感覺到什麼、
心情如何呢?顯然地,一個人必須經由身體的表達才能揭露他的心靈世界。不
管是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或寫了什麼、或是有喜怒哀樂等表情,我們只有通
過他人的身體(面貌)和身體活動,才能認識一個人,進而認識他的心靈世界。
身體的行動「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也就體現了一個人的存在。
(改寫自《哲學入門九堂課》「第二堂:其他心靈」)
〔這一段話說明了人與自己身體的關係,及在人類社群關係中,身體的重要性。〕
3.0 心靈和大腦(身體)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思想、情感、知覺、記憶只是一種物
理和化學活動嗎?或者有所謂的某種「純粹精神性」的「靈魂」或「心靈」存
在?
3.1 「物理主義」或稱「唯物主義」認為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在內只是由物質
構成的生物體,「心靈」只是大腦活動的物理事件。心理狀態只是大腦活動
的狀態。(Nagel, p.54-55)
3.2 「二元論」主張人是由身體和心靈所組成。人類的心靈活動是真實存在,
且不等同於物質世界的活動。
3.3 二元論當中有一派為「互動主義」,主張心靈與身體是在一種互動的關係當
中(interaction)。但是心靈如何能夠影響身體則是一個無人能夠清楚解答的
謎。
2
3.3.1 在自然科學領域中,物理界是一個封閉的系統(physical closure),唯
有某個物理力量(或能量)才能造成物理活動。
3.3.2 若是「心靈力量」可以造某種成物理活動,則意味著有某一種非物理
性的(non-physical)「力量」,而是「精神性的」(mental)「力量」,造
成了物理活動。但是這樣的說法,違反了3.3.1 封閉系統的定義。
3.3.3 舉例說明:如果有人真能以「精神力量」或「意志力」移動一根湯匙,
則這種「精神力量」到底是純粹的精神力量?或其實也是一種物理力
量,可以經由某種精密的儀器測量而證實?如某些人所主張的,這是
一種電磁力(磁場)?如果是純粹精神力量,則違反封閉系統的定律。
若是「精神力量」也只是一種物理力量,則「精神力量」的概念就是
多餘的。
3.4 心靈如何影響身體是一個謎,同樣地身體如何影響心靈也是一個謎。
4.0 心靈與身體的關係
在西方的哲學傳統之中,經常把人看成是由心靈和身體兩個部份所組成。若是
強調心靈和身體的不同,把心靈和身體互相對立起來,則會發展出心靈和身體無法
契合的觀點。如柏拉圖學派主張心靈和身體是兩個不同的實體,暫時結合在一起。
人之所以為人,不在於有形的身體,而在於其獨特的心靈。身體的存在是一個不幸
的事實,它只是一個臭皮囊,是心靈暫時的居所,卻也禁錮了心靈。
奧古斯丁則認為心靈和身體是不可分的兩個實體,心靈和身體都是人的一部
份,它們彼此互相需要且互相影響。心靈經由身體的各種感官(senses)而獲得知識
(knowledge)。在理想上,心靈應該管理身體,為感覺及身體的各種慾望理出先後秩
序。
亞里斯多德和多瑪斯.阿奎那則主張心靈和身體不是兩個不同的實體,而是形
而上學中的「理型」(form)和「形體」(matter)。是心靈使身體成為人的身體,而身
體使心靈能夠具有形體,所以每一個心靈成為一個獨特、唯一的人而存在。心靈若
在一開始沒有經由「形體」而存在,則就不可能有「個人」的存在。心靈是非物質
性的,所以能在人的身體腐爛後仍繼續存在,即是所謂的「不朽」。
另外,也有其他的理論主張心靈和身體其實並無不同,是同一件事。這又可分
為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某些極端的唯心主義(或稱觀念論, idealism)主張只有心靈
才是真實存在的。唯物主義(materialism)則主張所有的心靈活動其實只是複雜的物
理和化學反應。在當代的行為心理學、社會生物學、及神經科學中,有許多人持這
3
種看法。1
以神經科學為例,在最近這幾十年,學醫界對於人的大腦的作用和功能有許多
突破性的進步,其中一樣與情緒相關的化學物質就是多巴胺。請看下面一段譯自維
基百科的說明:
多巴胺(C6H3(OH)2-CH2-CH2-NH2) 是一種腦內分泌,可影響一個人的情
緒。 它正式的化學名稱為4-(2-乙胺基)苯-1,2-二醇,簡稱「DA」。Arvid
Carlsson 確定多巴胺為腦內信息傳遞者的角色使他贏得了2000 年諾貝爾醫
學獎。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
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
關。愛情其實就是腦裡產生大量多巴胺作用的結果。所以,吸煙和吸毒都可以
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癮者感到開心及興奮。根據研究所得,多巴胺能夠治
療抑鬱症;而多巴胺不足則會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嚴重會令病人的手腳
不自主地震動或導致帕金森氏症。最近,有科學家研究出多巴胺可以有助進一
步醫治帕金森症。治療方法在於恢復腦內多巴胺的水平及控制病情。常用其鹽
酸鹽,為白色或類白色有光澤的結晶;無臭,味微苦;露置空氣中及遇光色漸
變深。在水中易溶,在無水乙醇中微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極微溶解。熔點
243℃-249℃(分解)。2
由以上這一段從神經科學對於化學物質多巴胺的描述,可以看出物質和「心靈」
或「情緒」確實是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心靈是否就只是某些化學物質所造成
的虛構世界呢?這一點,只要是嚴謹的科學家恐怕不會輕下斷言。
以上關於心靈與物質的關係的各種主張其實各有其優劣之處,每一種主張對於
身體與心靈之間的微妙關係,各有不同的深刻觀察與刻劃。在此,暫時不進入更細
節的討論,但是本文將採取以下的看法:人有心靈和身體的兩個層面,心靈和身體
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人的生命既不能化約為純粹的物理現象,也不應視身體為無
足輕重。心理與身體皆有其基本需求,需要得到滿足。為求人格的健康,人應努力
於統合心靈和身體。人可以稱為是有心靈的身體,同時是有身體的心靈。
我們可以從許多日常生活的經驗中體會到心靈和身體的完美聯合。例如,在樂
器的演奏中,我們一方面看見大提琴家的左手手指熟練地游走在四條琴弦之上,右
手精密的握著弓,但是最美完的音樂卻絶對不只是由「技巧」完成。好音樂的關鍵
在於音樂性,而音樂性是演奏者心靈的呈現。心靈和身體的聯合並不限定在某個個
1《哲學入門九堂課》,湯瑪斯.內格爾(Thomas Nagel),(台北:究竟出版社,2002),113。
2 摘錄自http://blog.udn.com/trloki/1831765
4
人,個人也經由參與在團隊之中,可以體驗到一群人的心靈-身體的聯合。例如,
在樂團的合奏或球隊比賽中,我們看到除了個人的技巧之外,團員或球員之間的默
契及團隊精神更是決定團隊優劣的重要因素。因著每個人以身體的具體地參與在團
體之中,我們看見一種手牽手-心連心的團隊表現。
在日常生活經驗中,我們也常遭遇過許多心靈與身體不統合的情況。有時,人
被當作只有身體沒有心靈,人的價值以身體的表現來衡量,人的身體被喜歡、買賣、
操縱、或奴役;有時情況剛好反過來,人被當作只有心靈或心智,卻完全不顧身體
的需要。最顯著的例子可能是高科技產業中的程式設計師,雖然享有優渥的收入,
可是卻常因為睡眠和運動不足,及飲食不均衡,而失去健康的身體。
痛苦
在我們的語言表達中,「痛苦」同時可以用來描述心靈和身體的狀態,這恰好
是身體-心靈是一體的證明。當人在心靈上受苦時,同時也會感覺到渾身不舒服。
時間一久,身體也會生病。反過來說,一個人若是長期生病,通常會在他的心靈上
留下疤痕。
身體的物體化與異化
當我們只用狹隘、單一的某一個標準來看待一個人,評估一個人的價值時,我
們就是把人物體化(objectification),把人當作像是東西一般,這是對人的真實價值
的扭曲,可是這也是現代社會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環球小姐選美」(Miss Universe)
大概可以算是一項廣為人知的「物體化」比賽,參賽者穿著泳裝、晚禮服、再加上
簡短的機智問答,就完成了選「美」的競賽。參賽者原本作為一個具有人格、有尊
嚴、有創造力及生命力、有人際關係的人,在參賽時,無可奈何地被化約為胴體之
美,作為評分的標準。當人的整體價值被狹隘、單一的標準來判定時,人就失去人
的尊嚴,成為物件,成為可以計斤論價的物品。不幸的是,我們自己常使自己陷入
這樣的陷阱之中,也有意無意地把別人置於這樣的陷阱之中。
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在《存在與虛無》3中有一個著
名的例子,他提出一個假設性的情況:假設我可能出於妒忌、或好奇、或惡意,從
一個小孔中偷窺他人,原本我並不特別意識到自己所作的事。但是突然間,我聽到
腳步聲,我感覺到在我背後,有一個人正從另一個房間的小孔中窺視我!我會感覺
到什麼呢?我會覺得受到威脅,別人會依據我的身體現在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對我
下判斷。而我完全失去了為自己的作為辯護的能力。雖然其實我也不知道他會怎麼
3 沙特,《存在與虛無》,下冊,陳宣良等譯,(台北:桂冠,1990),579. Jean-Paul Sartre, Being and Nothingness, Hazel
Barnes trans. (London: Methuen, 1957), 415. 參考Margaret A. Farley, Just Love, (New York: Continuum, 2006), 121.
5
看我,但是他對我的判斷,剝奪了我的自由。我也會有羞愧的感覺,因為我正作為
一個物體被別人所窺視。我,作為一個人,在這個時候,卻完全失去了主體性,而
成為別人眼中的物體,而被物體化的感覺是難以承受到,這種感覺就好像自己的衣
服被剝光了一樣。
這時,我該怎麼辦呢?可能有兩種方法,一是拒絕他人窺視的眼光,立即走開;
或者是,隨便他愛怎麼看就怎麼看。在第二種回應中,我臣服在他人的眼光之下,
失去了我的自由,別人的眼光決定了我存在的意義,我的存在降格為只剩下身體的
存在。沙特的例子,刻劃著人可能因為身體的緣故,使自己和他人之間存在著一個
疏離的關係(alienation)。
從這裡,我們可以引申到「人為什麼要穿衣服這個問題?」因為我不希望我的
身體被人當作是物體。為了對抗別人把我的身體當作是物體的可能性,我為自己的
身體穿上了端莊的衣服。除非我躲在家裡永遠不出門,否則我不可能完全不讓別人
看見我。我為自己穿上衣服,使我可以被別人看見我,卻不把我的身體當作是物體。
我為自己穿上衣服,以避免別人把我的身體等同是我,忘記了我是一個具有人格、
尊嚴、有自主性的人。
但是人還是身體,人還是必須決定要穿什麼樣的衣服,要穿多少衣服,露出多
少身體。一方面,人穿上衣服,以避免別人把自己的身體當成是物體或目的(object);
但是另一方面,有時,我們或多或少也以穿衣服在提醒別人,我們仍是有身體的人。
我的身體或多或少也透露出,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我的性別、年齡、身份或角色。
心與身的分離
在許多的宗教和哲學傳統中,心靈與身體常是被當作對立的兩個部分。心靈的
需要和身體的需要互相對立。心靈是高尚的,而身體則是低俗的。道德的生活則有
賴於以心靈管理、約束身體。在耶穌被出賣的那個夜晚,耶穌與門徒一同禱告,但
是門徒卻在禱告時睡著了,耶穌說:「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馬太福
音26:41)」對於這樣的表達,在宗教和哲學的歷史中,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一
個重要的爭論是,到底人與自己的「掙扎」或「對立」是位於何處?真是心靈與身
體的對立?或是如奧古斯丁所主張的,其實是心靈與心靈的對立?這個問答並不容
易回答,但是由這個問題的討論,幫助我們看見其實身心二元對立的看法,其實是
有爭議的。我們能夠確定的是,這是自我內在的掙扎和對立,是同時具有心靈-身
體的人的掙扎和對立。
主要參考文件:
「第三堂:心靈與身體的關係」,p.47-60,《哲學入門九堂課》,湯瑪斯.內格爾
(Thomas Nagel),究竟出版社,2002。
6
進階參考文件:
“Dualism,”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on Web, by Howard Robinson, 網址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dualism/
“Sexuality and Its Meanings,” in Just Love, by Margaret A. Farley, (New York:
Continuum, 2006), 109-173.
邁向更完整的愛情
性與愛的分別
有許多現代人把性與愛混淆在一起,在英語的表達中,性行為常以making love
表示,中文因為受英語的影響也譯作「做愛」。雖然愛情總是會把男女雙方帶到彼
此戀慕,渴望在心靈和肉體合一的地步。但是男女間的愛情卻不一定皆是以性慾為
開始的動力。男女之間若發生了性行為,也不見得就是表示彼此之間已經具有愛情
或將會發生愛情。性與愛情之間有一層錯綜複雜的關係,許多不同專家也各有其不
同的講法,但是普遍皆承認,把性等同於愛情是一種錯誤。
請看佛洛伊德的傑出弟子,心理分析專家狄奧多.芮克關於性及愛情的以下這
一段話:
性,是一種本能,是一種生理需求,源於有機體,屬於肉體。它像饑與渴,
是強大的驅力之一,由有機體內的化學所制約。不久以後,我們對「慾力」的
看法也將如此,把它視為化學作用,而且也僅止於化學作用。性的驅力是源於
內分泌,它位於生殖器區和其他愛慾區,目的是消除某種生理的緊張,原本是
不擇對象的。其後,性對象則僅指讓此緊張消除的事物。
這些特質在愛中完全闕如。一般人皆認為愛存在於心中,如果我們不接受
這個看法,就無從指出它居於何處。它確定不是生理需求,因為千百萬的人並
沒有感到這種需求,而許多世紀、許多文化中根本不知有此一物。我們也無法
指出何種內分泌或何種腺體為愛之源。性是無對象分別的,愛卻對象明確。它
是一個「你」和一個「我」的非常確定的情感關係。4
性與愛的不可分離
愛情所帶來的快樂到底包含哪些成分呢?愛與被愛、互相信任、親密的情
感…,當然愛情必然也將兩人帶向肌膚之親,所以性愛是男女之愛最淋漓盡致的表
4 「性、愛大不同」,《戀人的心》,狄奧多.芮克(Theodor Reik),台北:究竟,2002, p.42.
7
達。在性愛中,兩人經由身體傳達出對對方的渴望,同時也在傳達對對方的渴望同
時,滿足了對方和自己。性愛是傳達愛情最直接、最原始、最深刻的肢體行為。在
性愛中,自己和對方也得到了快感。
但是,我們可以說「性愛的快感就是愛情的最主要目標嗎」?可能是只有對愛
情認識不夠深刻的人才會如此主張吧!就算有人採取較此温和的主張,「性愛也是
愛情的目標之一」,恐怕這樣的主張,仍然是一種不夠嚴謹的主張,因為性愛所帶
來的快感一旦被突顯和強調時,由於性快感是如此的強烈和具體,它可能會很快地
破壞了愛情的豐富性和整體性。就如同一瓶酒之所以會是好酒,必然有很多複雜的
成份。如果有人硬是要主張,酒之所以好喝主要還是因為其中的乙醇(酒精),或只
是因為其中微量的乙酸乙酯。可能是不懂品嚐好酒的人才會如此主張吧!
性愛固然是愛情中的重要成分,而且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象徵和具體的行動。但
是如果把性愛或性愛所帶來的快感等同於愛情,那麼就是落入以偏蓋全的陷阱了。
因為性愛的行動,所帶給人的快感,雖是強烈地,卻是短暫地。有性無愛的性行為,
通常是在性高潮之後,快感就很快的消退了。
愛情卻是不同。愛情之所以帶給人幸福,因為愛情是一種互相信任、彼此接納、
相知相惜的關係,這樣的關係不是一朝一夕發展出來,也不會在性愛的慾求和滿足
之後,就消聲匿跡。
有愛的性才使性完整(愛是性的正當基礎)
性的完整意義,不只是性歡愉,而是必須包括愛,有愛的性才能使性完整。
性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是性行為必須要有適合的對象和環
境、有紀律,同時和情感及理性互相協調,才能穩定維持。在現代人的性生活中,
至少有兩種常見的模式。一種是沒有委身的性關係,當雙方發生衝突、或親密關係
遇到瓶頸、或因為失去了新鮮感時,則離開原來的性伴侶,進入另一段情感和性的
關係之中。第二種模式,則是在彼此共享的生活之中,同時具有堅定的愛情和情感
上的親密。而這種模式必須要有委身才有可能維持。
現代人因為離婚率的大幅提高,及對於生命中其他事物,如事業、金錢、物質
享受等的極度關注,以致於不願意對於以上兩種不同的性愛生活方式作一個深入的
分析和評價。許多人對於愛情的態度是抱著不可知論,彷彿愛情的發生、發展、和
維持是完全無法掌握的,愛情既然是完全沒有脈絡可循,兩人之間的身體親密行為
也可以是隨著感覺和生理需要而發生的。
8
追逐快感的人將錯失幸福
「人們常常由於『品性上的不堅定』而不是理智上的不完善,而『選擇較切近的利
益』,儘管他們知道它將只有較小的價值;當他們在兩種肉體快樂之間選擇時更是
如此5……他們沉溺感覺享樂以致損害健康,儘管他們完全知道健康是更大的善。」
6 約翰.彌爾
十九世紀蘇格蘭哲學家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在論及人對於快
樂的取捨時,就清楚地指出有許多人在選擇有關人生幸福與快樂時,常常是近視短
利,容易沉溺於馬上可以得到的感官快感,無法為了更長久、具有更高價值的幸福
作長遠打算。他相信當人習慣於追逐眼前短暫的快感之後,對於具有更高價值的事
物或情感,將會喪失品味的能力。彌爾認為高貴的情操就像是嬌貴的植物一樣,是
需要細心呵護的,否則將會失落。當人們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在較次要的快樂,而沒
有時間或機會來培養較高貴的情操時,則會失去享受更高價值的快樂。
當我們運用彌爾的這段話在有關身體快感與愛情幸福的比較時,將不難發現同
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許多現代男女的身上。性歡愉雖然可能是迅速達到的,其快感可
能是強烈的,但是這快感也在很短的時間內消退。如果人忽略了正常、穩定的情感
關係是需要長期耐心的培養,只追逐身體在性行為中所獲得的快感,其結果可能會
失落了高貴的愛情。
在沒有委身的性關係中的當事人,有可能陷入在許多的危機之中。其中包括把
對方當做滿足性慾的工具,或者被對方當做性慾的工具,沒有顧慮的對方情感和心
靈的需要,同時也是蓄意地忽略自己在情感和心靈的需要。人都是渴望去愛和被
愛,而性行為恰是表達愛情最具體、最直接、最深刻的方式。把這種最獨特的愛情
表達方式降格為滿足性慾的行為,是短視、膚淺的做法。
在沒有委身的性關係中的當事人,也可能在這種生活模式中逐漸地失去了發展
生命進程(life process)的機會。對許多成年人而言,找到自己心愛的人,由戀愛而
結婚、養育下一代,過著正常的婚姻生活,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生活方式。但是一
旦陷入在沒有委身的性關係之中,則有可能無限期地延後婚姻生活,進入一個沒有
特定方向的生活方式。特別是那些由一段無委身的性關係轉換到另一段無委身的性
關係的人,在幾經轉換之後,便不覺得這些關係有任何獨特之處。
5 在彌爾的原文中,在這裡有「在肉體與精神快樂之間選擇時也是如此」。
6 中文譯文取自《倫理學方法論》享利.西季威克(Henry Sidgwick),廖申白譯,(台北:淑馨出版社),1995,p. 37.
英文原文部分抄錄如下”Men often, from infirmity of character, make their election for the nearer good, though they know
it to be the less valuable; and this no less when the choice is between two bodily pleasures, than when it is between bodily
and mental. They pursue sensual indulgences to the injury of health, though perfectly aware that health is the greater good.
“Utilitarianism,” in 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40-141.
9
當我們正視人有心靈和身體的事實,同時兼顧人的不同向度去評價何謂「幸福
的生活」時,人的人格發展和心靈深度,持久穩定且值得信賴的情感關係,愛人與
被愛的能力,都應該納入考量。在這些考量之下,委身的愛必然會是愛情的重要規
範。
性是使人開放的力量
性是使人願意對別人開放、與別人合而為一的慾望與力量,然而它像雙面刃,易使
人變得自我中心。[核心能力一主題三主要內容1]
使人願意對別人開放、跟別人合而為一並與別人一起創新的性之動力應該受肯定。
人受造成為具有性別的動物,「性」這個特殊性質使人在許多時候深刻感覺到
自己和其他的動物相似。例如,人與其他動物都受荷爾蒙的影響、性驅力是大多數
的成年人親身的感受、人類也和其他動物一樣先經由性行為完成受孕,接著有懷
胎、生產、乳養下一代。人一方面因為具有性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生物特性,另
一方面,人又具有理性及情感,能夠思考判斷、又能發展長期、親密、穩固的人際
關係。所以人類命定要在理性、情感、及生物需求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希望同
時在不違反理性、不傷害自己及他人的情感、及不過度壓抑生物需求之間找到安身
立命之道。
人有性需要,也經由性行為受孕、生養下一代的這一事實,正好是人與人之間
彼此需要的一個有力證明。7 因為人具有情感和性的需要,所以性可以成為使人願
意對別人開放、與別人合而為一的力量。在情感和生物的驅力下,人願意去認識、
接納、同理別人,也希望被人所認識、接納及同理。甚至進而發展出彼此間信任、
親密的關係。最後,實踐其與對方在心靈與身體合一的渴望。這種願意向別人開放、
尋求發展親密關係、並實踐與對方合一的努力,也成就了人類社會的不斷延續。所
以性是一股強大的驅力,如果善加引導,可以把人帶向深刻的心靈與身體之間的整
合。
但是,如果把性當成只是一種身體獲得短暫快感的途徑,則會使個人變得自我
中心,忽視他人也是同時具有心靈和身體的完整的人,把他人當成只有身體的東
西,供我奴役使用。或者,忽略自己心靈的層面,把自己降格成為只有身體的東西,
以身體滿足對方,以便向對方索求,達成互相交換的目的。
如果人的身體與心靈可能分離,在事實上也有許多時候好像如此,為什麼從社
會道德的角度,要反對身體與心靈的分離呢?首先,要記得身體與心靈的分離只是
7 Christine E. Gudorf, “Sexual Pleasure as Grace and Gift”, in Body, Sex, and Pleasure, (Cleveland: The Pilgrim Press,
1994), 94.
10
一種比喻性的講法。一直到今天為止,在科學上和宗教上,我們無法理解只有身體
沒有心靈,或只有心靈沒有身體的人類生命是什麼?腦死的人在現代醫學的認定上
是已經死了的人,更沒有人知道「沒有身體的心靈」是什麼樣的生命形態。換言之,
身體和心靈是在事實上無法分離的。只要是一個活著的人,就必定是一個有血有
肉,也有心靈的人。人的身體或心靈,也許可能被忽略或惡意棄絶不顧,但仍是存
在的。不但是存在的,也必定是互相連結的。
因為人是有理性、有心靈的生物,而理性及心靈的層面正是人獨特於其他生物
之處,所以人不可以棄理性及心靈的層面不顧,自貶為與其他生物完全相同,如以
暴力達成自己的慾念,或不顧行為之後的道德責任。特別因為性行為是人類身體活
動中最熱情、最親密的行為,在從事性行為時,人不應該喪失人具有理性及心靈的
特性,使人的性行為與一般的動物相同,淪為只有肉體沒有心靈的性交行為。人在
這個最具身體熱情的活動中,更應該努力在心靈和熱情上達到一致8。而努力要使
心靈和熱情一致的過程,就是所謂心靈與肉體的整合。在這一層意義上,許多世界
偉大宗教,也都把婚姻與家庭視為一條修行的道路。
8 John Finnis, “Law, Moral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in Notre Dame Law Review, vol. 69:5, 1069.

第一組 倫理學 提問及回答


第一組 基本倫理學   倫理學     提問                                     
                                   組長:劉文輝   100.03.05(六)  統整
1唯名定義(操作型定義)已將倫理與道德視為同義,在實質定義上是否有區分?
  亦或是同義之?

2.了解基本倫理學之思辨究竟對於生命教育的認識與傳遞有怎樣的幫助?

3.「實然倫理」與「應然倫理」是固定不變的真理嗎?「實然倫理」與「應然
   倫理」是否會隨著個人想法的轉變或時代的更迭而改變?這個問題還沒有教到

4.請簡要說明何謂「目的論」,何謂「義務論」。同上

5.本組的疑惑點--------------
一、「倫理」與「道德」兩詞的差別,就講義第二頁當中提到關鍵在於「定義」
1. 唯名定義:是賦予字詞以特定意義
2. 實質定義:探究字詞之特定意義(指涉的觀念或事物的客觀本質)

就文字敘述,唯名定義像是「字詞」,實質定義像是「字詞解釋」,非也唯名定義是無對錯可言的,只有符不符合「約定俗成」的用法或「訓詁考古」的問題,所以唯名定義是一開始將字詞命名,但實質定義才是給字詞意義,每個字詞才有差別,故就我的認知實質定義才是最重要的,它給字詞生命,它才可以將「倫理」與「道德」兩詞作一個區別,非也但在講義中又提到「唯名定義」是「操作型定義」,目的在於確定語詞所指涉的事物為何。確定「倫理」與「道德」的唯名定義,才能掌握倫理學研究的對象,感覺「唯名定義」才是區別?「倫理」與「道德」兩詞的關鍵,所以又讓我的想法陷入疑惑了。這個問題其實應該跟第一個問題一起問。可以用一個人的名字與綽號來解釋,也可以以倫理學的定義來解釋。


二、老師提到「道德能動性」,舉例甲被乙從樓上推下樓,壓死丙,老師論述甲是不自由的自由落體,就法律、道義上甲都無罪,若此論述確立,那若以開車的例子----A車被B車撞,導致A車撞到C車,A車也是非自願性的,此例就法律上A車也是需負擔C車的損傷,所以感覺理論是有矛盾的?這個題目不錯,是屬於法律與道德異同的一個好問題。

     第四組--就貴組認知,擇適合作答之題目,或是統整一個概念性之定義或是舉例說明之,TKS
總評:本組為第一組,所教範圍還不多,所以提問常有超出範圍的現象,而且似乎題目也少了一些,不過,此乃非戰之罪。後面兩個疑惑都是不錯的問題,釐清它們,有助同學的理解。
         組長:劉文輝   100.03.05(六)  統整
             
                    基本倫理學              第四組  回答                                 
                                 
1.唯名定義(操作型定義)已將倫理與道德視為同義,在實質定義上是否有區分?亦或是同義之?

答:雷淑敏 (學號:0991881019
當我們給一個字詞(如倫理或道德)特定意義時,便是對這個字詞進行唯名定義,亦即這個字詞不再是空洞且無指涉故視為同義(?)。而字詞可以是一個理念或是事物但無法論標準(?),所以接下來進行探討已被賦予特定意義的字詞其觀念或事物的客觀本質,稱為實質定義!(探討並非進行定義,透過探討,我們找出該觀念或事物的重要特色之後,才能進行實質定義)
因此,倫理和道德這兩個字詞在實質定義上是有區分的非也,倫理是涉及群體而道德是涉及個人這是就語源來說有區別,這二個字詞背後所賦予的問題也不相同,且用客觀的角度去探究足以實質的說明字詞的特質,又可區隔的動作稱為實質定義!後面的理解就混亂了。

2.了解基本倫理學之思辨究竟對於生命教育的認識與傳遞有怎樣的幫助?

答:郭昱秀  (學號:0991881051
基本倫理學希望透過理性思維與人性經驗進一步探索善惡的意義,建構進行道德判斷,以及證成道德原則的方法理論。而生命教育包含了終極關懷、倫理思考、人格與靈性發展三個部份,足見倫理思考即是學習生命教育首要課題之ㄧ。
此外,生命教育內涵有四個基礎概念,需要讓學生了解並在生活中實踐的:第一是自尊的教育;第二良心的教育;第三是意志自由教育;最後是人我關係的教育。這四個的說法缺乏系統性與周延性
而其中第二良心的教育,係指有了良心的個體才能成為一個人誰能被罵沒有良心?。可是良心非常抽象,在倫理學中它是一種個人主觀倫理使用「主觀」兩字宜謹慎。經常要讓孩子捉住內在的「仁心」,具體來說就是孔子所謂「不安之心」,做任何事先反問自己心安不安,這常是瞬間就過去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要在生活中實踐的。孟子所謂「不忍之心」,做事之前先自問忍不忍心?虐待動物、折斷樹枝是否忍心?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生活細節中讓學生不斷反省的,在做任何判斷選擇時也應先反問自己的良心。在西方倫理學中強調「知識」很重要,若沒有知識良心會誤判。
人為什麼會沒有良心?孟子說一個人沒良心是因為他被蒙蔽了。可能從小到大,周遭的人都沒有提醒他那「不安之心」及「不忍之心」;父母師長沒有教育他;或是常常在媒體上看到很多殘忍的鏡頭,慢慢就可能沒有不忍之心,變得麻木不仁。在教學上重視體驗活動,帶學生去參觀醫院,看了生老病死之後,或許整個生命觀就改變了,學習到對生命的堅持、敬重,良心教育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很基本的體驗上建立。
從巨觀角度來看,教育應以培養完整的人、完整的生命為目標,遂生命教育的倡導即與基本倫理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倫理學既關切生命的實踐原則與理想,也就是關切通往完整生命的途徑,故紮實的倫理學學養是推動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學理基礎。生命教育的師資必須具備充足的倫理學訓練,否則在具體從事生命教育的場域中,很難達到說理而不說教的境界。(孫效智,2000

資料來源:錢永鎮(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輔仁大學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  
                       網址: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112000747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



3.「實然倫理」與「應然倫理」是固定不變的真理嗎?「實然倫理」與「應然倫理」是否會隨著個人想法的轉變或時代的更迭而改變?

答:柴蘭芬  (學號:0991881033
「實然倫理(positive morality)」是一個人或一個社會所「實際」相信的「應該如何做人或生活」的倫理觀念或實踐,是對當時社會中倫理道德現況的描述,與社會的文化、風俗民情、時空背景有關。所以在某時某地認為合理的倫理規範,在不同的時空背景看來可能並不合宜。例如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認為女人要三從四德的觀念,在現今看來就是對婦權的打壓與不尊重。所以「實然倫理」的確會因著不同時空背景而有所差異,也會隨著時代的更迭而加以修正、轉化舊時不合理的倫理觀念。
「應然倫理」是從哲學或理學角度所探討或發展出來的倫理體系,主要在說明理想上一個人或社會「應該」相信的有關「應該如何做人或生活」的各種理想或原則。因為「應然倫理」的建構往往在批判「實然倫理」中進行,且對「實然倫理」的批判往往又引領人進入更深層的對於道德本質的「應然倫理」之探問,所以我覺得應然倫理的建構會隨著探問的深度有越來越完整、深入的省思,但基本概念的「人應如何為人、如何生活」之原理原則則是不變的。答的不錯。

4.請簡要說明何謂「目的論」,何謂「義務論」。超過範圍

答:江家欣 (學號:0991881052
目的論:目的論的典型代表為「效益主義」,以邊沁為代表。依循「效益原則」,認為人類所有行為的道德目的,就是要促進「最大善」或「最小惡」,以達到「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行為的目的或結果決定行為的道德性質,因此目的論主要強調行為的結果,認為一個行為的對錯是依據行為的結果來判斷。
義務論:以康德為代表。認為行為的道德價值並不由其後果決定,而要看行為者的意圖、動機,而不在於行為的效果,因此採取的行對是對或錯,是依據其內在本質,與道德原則的一致性,及行動的原則而定。他使用三種不同的形式表達其倫理學的原則:
       1)普遍化原則:依照你能而且你願意使它成為一項普遍法則的準則行動,認為一個行為所依據的準則必須經過可普遍化的測試,該行為才合乎道德。康德在這點上舉出四個義務禁止自殺、禁止假承諾、不浪費自己的天賦、幫助苦難的人。
       2)目的原則:認為個人不論對待自己或他人的人性,都要當成目的,而不是只當成手段。
       3)自律原則:每一個理性存在者的意志,作為制訂普遍法則的意志。也就是說,道德法則的強制性,源於我們自己的理性意志(善意志),所以我們所遵守的道德原則是自己制訂的,道德限制是我們己限制自己。
【參考資料】
1、http//homepage.ntu.edu.tw/~hwlin/ppt/moralreasoning991_Kant.ppt#271,2,一、前言
2、http//devilred.pixnet.net/blog/post/6661563
3、樂為良譯(民100)。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台北:雅言。





5.本組的疑惑點--------------
一、「倫理」與「道德」兩詞的差別,就講義第二頁當中提到關鍵在於「定義」
1. 唯名定義:是賦予字詞以特定意義
2. 實質定義:探究字詞之特定意義所(指涉的觀念或事物的客觀本質)。

就文字敘述,唯名定義像是「字詞」,實質定義像是「字詞解釋」,唯名定義是無對錯可言的,只有符不符合「約定俗成」的用法或「訓詁考古」的問題,所以唯名定義是一開始將字詞命名,但實質定義才是給字詞意義,每個字詞才有差別,故就我的認知實質定義才是最重要的,它給字詞生命,它才可以將「倫理」與「道德」兩詞作一個區別,但在講義中又提到「唯名定義」是「操作型定義」,目的在於確定語詞所指涉的事物。確定「倫理」與「道德」的唯名定義,才能掌握倫理學研究的對象,感覺「唯名定義」才是區別「倫理」與「道德」兩詞的關鍵,所以又讓我的想法陷入疑惑了。

答: 陳家華 (學號:0991881065
不同的語源會給同一東西不同的「唯名定義」,如要表達「」這樣的一種「生物」,中國人用「人」,而西方人用「human being」。因此,唯名定義無所謂對錯、可被鬆動的、不客觀的(?也要謹慎使用客觀一詞,否則他的意義會是模糊甚至空洞的),只視是否符合「約定成俗」的用法或「訓詁考古」的問題。提問組談及「到底是唯名定義還是實質定義才是區分倫理與道德二詞的關鍵」,說明如下:
一、就語源上,「倫理」與「道德」二詞雖有唯名定義上的差異,但講義提及「基於『現代日常語言似乎已通用倫理與道德』、『做為評價用語,倫理與道德兩者意思相通』、『當代中文倫理學者多半不再區別倫理與道德』及『西方語詞在含意上也沒太大差異』等四個理由,將倫理與道德視為同義詞」。因此,「倫理」與「道德」在倫理學上探究應屬同義詞。很好
二、實質定義目的在於探究字詞之特定意義所指涉的觀念或事物的客觀本質,其有何客觀本質、如何探究界定,則需找出此指涉的觀念或事物之「最重要特質」及「與其他事物有所區隔」的概念。換言之,需進一步了解該指涉的觀念或事物之「近類」與「種差(或中國之「道德能動性」」屬性。如亞里斯多德所言:「人是理性動物」即為一成功的實質定義,其中「動物性」表人與其他動物的「近類」屬性,「理性」則述說人與其他動物的「種差」屬性,因此,「理性」為人與其他動物「最重要本質」及「與其他事物有所區隔」概念。很好
三、因此,在「倫理」與「道德」為同義詞的情況下,建構「倫理」實質定義即建構「道德」的實質定義,探究「倫理」的本質亦即探究「道德」的本質。故,實質定義為最重要應屬無誤。


6.老師提到「道德能動性」,舉例甲被乙從樓上推下樓,壓死丙,老師論述甲是不自由的自由落體,就法律、道義上甲都無罪,若此論述確立,那若以開車的例子----A車被B車撞,導致A車撞到C車,A車也是非自願性的,此例就法律上A車也是需負擔C車的損傷,所以感覺理論是有矛盾的?
請第四組--就貴組認知,擇適合作答之題目,或是統整一個概念性之定義或是舉例說明之,TKS       

答:尤瑞君 (學號:0991881005
    從「道德能動性」和「法律」來看實例二,A車需負擔C車的損傷,這是不衝突的。秉持的理由如下:
一、從「法律」上的觀點來看實例二。
只要自己的權利被他人侵犯,侵犯他人的人就是侵權行為人,而被侵犯他人的人及為被害侵權人。A車撞到C車,A車就是侵權人,侵犯到C的權利,所以A需要負擔C車的損傷。同樣的,B車撞到A車,B車侵犯到A車,所以B車需對A車負責。在民法中,求償需有故意或過失,若A車無過失,即無庸對C車賠償,則C車的賠償責任將由B車負責;若A車有過失,即需對C車賠償,賠償額度視過失比例決定。非也,法律常常必須考慮執行的可行性與方便性,常常不容易按照道德上的合理性來進行。連環車禍一律就是後車賠前車
在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中,追尾車要承擔主要責任。車輛追尾的原因就是在後面的車過分接近前面的車,進而導致煞車不及。因此,B車撞到A車,A車撞到C車,代表A車和B車都是追尾車,都要對前面被撞的車負責任。因此從法律上來看,A車要負擔C車的損傷。這個論述與上衣段無過失論述需調節整合
由此可知,A車和B車是侵權人暨尾隨車,都要負擔相對應之下的被侵權人(被撞者)。
二、從「道德能動性」來看實例二。
「道德能動性」是指個人內在自主性的認知特性,自己是可以決定自己的動機想法和行為。
A在駕駛的過程中,如果有遵循自己的「道德能動性」,照理說,A車是會和C車保持正確良好的行車間距,就算發生突發的交通事故,因為有安全距離的保護,A車就不會撞到C車。回到交通事故的現場,以自願性撞人與否來看,A車具有「道德能動性」。相對的,從行車間距來看,A車就沒有符合「道德能動性」。這段話不精確
「撞人與否」和「行車間距」合併一起看,可以用「道德能動性」讓交通事故不要發生,再從交通意外來檢視駕駛汽車的行為,駕駛員對「行車間距」的「道德能動性」就更為顯著重要。由此,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實例二中,A車雖是非自願性的撞到C車,但A車需要負擔C車損傷的原因。
三、如果「道德能動性」是質量單位
如果「道德能動性」是質量單位放進生活實例做比較。實例一的甲其「道德能動性」較高,實例二的A其「道德能動性」較低。所以,因此實例一的甲其「道德能動性」比,實例二的A其「道德能動性」還高。這段話也有些模糊
綜合上述的理由:A車需負擔C車的損傷,這和「道德能動性」無矛盾之處,A車要對C車負責,是有符合「道德能動性」的原則。

總評:
1)34題超過範圍,以後答覆組要提醒提問組,並且可以不答這樣的提問。
2)小組的溝通交流要加強,家華在其答覆的第一與第二點,其實理解的相當正確,但資訊似乎沒有pass給同組的淑敏。
3)同學們可以選擇自負文責的署名方式書寫答覆,但分數是全組一個分數,因此,團隊的交流合作很重要,同一組不要出現矛盾或強弱差別太大的論述,要彼此互助。

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 孫效智

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            
孫效智

引言

        作者在「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1] 一文中曾明確指出,生命教育應包含生死、宗教以及倫理教育等部分。生死與宗教屬於終極關懷的課題,旨在確立生命的意義與方向。倫理則涉及生命的實踐,旨在啟發學生的人格情操與道德思辨能力。由於倫理方面的真知與力行是每個人邁向理想生命境界所不可或缺的條件,因此,紮實的倫理教育是生命教育至為緊要的環節。然而,倫理教育常常流於形式與八股,中小學教師應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提供紮實的倫理教育呢?我想這主要可以分「學」、「養」兩方面來談。「養」指的是老師的人格修養與生命境界。這是老師「身教」的基礎。「學」則指老師在倫理教育方面的理論素養,這是「言教」的基礎。

倫理教育的理論可以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德育理論,一個是倫理學。簡單地說,後者探討何謂倫理與道德,前者則依據教育原理,將這個探討以適齡適性的方式,通傳給學子並啟發他們的倫理思維。就筆者所知,我國師範教育體系固然十分重視德育理論,但卻相當忽視倫理學。結果是,中小學教師在師範養成過程中,多半沒有接受倫理學薰陶的機會,以致教師自身都無法進行嚴謹的倫理思考及價值澄清,那又如何能啟發學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呢?筆者認為,倫理教育流於「說教」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教師本身的生命熱力不足外,倫理學理論素養的欠缺大概也是不容否認的現象。

本文之作正是要針對倫理學進行有系統的導論,以提供有心從事生命教育的中小學教師相關的基本素養。至於中小學生命教育應包含哪些倫理方面的課程,則不是本文所要處理的對象。這個問題應該由倫理學家與德育理論專家共同來探討,而不該由前者單獨來回答。

何謂倫理?何謂道德?

簡單地說,倫理學就是研究「倫理」與「道德」的「學問」。這節先說明「倫理」與「道德」,下節再談「學問」。有關「倫理」與「道德」的異同,學者們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有認為「倫理」意涵比「道德」廣者;[2] 有持相反意見,認為「道德可以包倫理,倫理不可以盡道德」者;[3] 還有指出兩者之間層次不同,「道德」涉及個人,「倫理」涉及群體,故無所謂何者較廣,何者較窄者。[4] 我認為這些看法都對也都不對,關鍵在於定義,而且在於「唯名定義」。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定義」。粗略地說,定義分兩種,一種是唯名定義(nominal definition),一種是實質定義(real definition)。前者的目的是賦予字詞以特定意義,後者的目的則在於探究字詞之特定意義所指涉的觀念或事物的客觀本質。此處有關「倫理」與「道德」的不同看法,源於唯名定義的差異。一個人在唯名定義上如何理解「倫理」與「道德」,自然就決定了他對這兩個概念的關係的看法。[5] 唯名定義本身是無對錯可言的,只有符不符合「約定俗成」的用法或「訓詁考古」的問題。而就學術討論而言,重點不在於它是否符合「約定俗成」或「訓詁考古」,而在於它是否清楚界定所要討論的對象。有效的學術討論必須以精確的「唯名定義」為前提,才能避免各說各話的窘境[6]

「唯名定義」可以說就是一種「操作型定義」,目的在於確定語詞所指涉的事物。確定「倫理」與「道德」的唯名定義,才能掌握倫理學研究的對象,也才能進一步去建構「倫理」與「道德」的實質定義,探究它們的本質。[7] 在操作型定義上,本文將「倫理」與「道德」視為同義詞。理由有四。其一,在中文語源上兩者之間雖確有細微差異,例如「倫理」原指人我之間的規範次序,「道德」則指主體內在的價值態度。然而,現代日常語言似乎早已通用兩者,而不再做如此精密的區別。好比「合不合乎倫理」既可以用來評價一個人的內在態度(仇恨的動機不合乎倫理),也可以來評斷人我關係中的外在行為(童叟無欺的買賣合乎商業倫理)。「合不合乎道德」也是如此。其次,做為評價用語,兩者的意思是相通的。說一個行為「合乎倫理」也就是說它「合乎道德」;說一個動機「不合乎倫理」也就是說它「不道德」。其三,當代中文倫理學者多半也已不再區別「倫理」與「道德」。[8] 最後,「倫理」與「道德」對應到的兩個西方語詞在含意上也沒有太大差異,這點後文還會論及。總之,本文以下將兩詞視為同義詞。行文脈絡中兩詞交替輪用純係文字考慮,而並非義理上有何區別。

「倫理」何所指呢?蘇格拉底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書中論及這個問題時說:「我們現在討論的可不是芝麻綠豆的小事,而是應該如何生活的大事」(We are discussing no small matter, but how we ought to live)。[9] 要瞭解這個大事,可以將攸關「如何生活」或「如何做人」的倫理原則與其他實踐原則加以比較。這樣的比較一方面可以讓人清楚「倫理」所指為何,另一方面也更讓人明瞭,何以倫理問題遠比其他實踐問題都要優先而重要。

實踐原則有很多種類,除了倫理原則外,還有各種遊戲規則,傳統習俗,法律規章以及宗教誡命。倫理原則之所以最為優先,是因為「做人」涵蓋並超越人生每一個角落以及我們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其他規範原則則無此普遍涵蓋性。以遊戲來說,遊戲規則只對參與遊戲的人有規範意義,它告訴人在遊戲時該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或者不可以做什麼。然而它不能超越它自身去告訴人是否此時此刻適宜參與遊戲。能告訴人此時此刻是否適宜參與某項遊戲的是「做人」的原則。做人原則會告訴工作狂,現在該放下手邊的工作,去打一場球。做人原則也會要求為人父母,現在不該繼續沈迷於牌桌,而疏忽了子女的陪伴。此外,即使進入遊戲之後,「做人」原則並不終止其規範力量。「做人」原則要求遊戲者應遵守遊戲規則,不可為了獲勝而任意違規。

傳統習俗對人的約束往往是無形的,而且,只要一個人屬於某個文化或社會,便很難完全「免俗」而擺脫傳統習俗的限制。當然,從道德的觀點來看,很多習俗都是無可厚非的,不同社會的不同禮俗之間也無一定之高下區別。例如握手、鞠躬、吻頰等不同的打招呼方式或吃飯時用手抓或用筷子刀叉等。然而,有些習俗從道德觀點來看,可以說是「不良」風俗,例如鋪張的拜拜或喜宴文化、深夜擾人安寧的宗教儀式等,此時便應該透過道德反省(也就是應該如何生活或做人的反省)來「移風易俗」。此外,還有一些社會價值觀來自根深蒂固的傳統「倫理」觀念,例如男尊女卑的「三從四德」、「君子遠刨廚」等。這類觀念雖仍被冠以「倫理」之名,然而,從更完整的對於「人之所以為人」的反省來看,它們很可能已變成不適於今日社會的「吃人禮教」。今日社會應從理想的「做人原則」(應然倫理)來批判與修正傳統的倫理觀念(實然倫理)。這是倫理學很重要的一項功能,在面對傳統倫理思想時,有所紹承,亦有所批判。

法律的約束性高於習俗,內容則與道德有所重疊,這是因為兩者都追求「公平」與「正義」,兩者也都以人群福祉的提升,利益衝突的解決為宗旨。然而,法律與道德在很多地方有所不同,例如法律約束範圍往往侷限一國一地,不像道德那般普遍。再者,法律只能就執法層面可行的議題訂定律則,而不能要求國民在內心保持某種態度,例如忠誠或善意等。道德則不然,道德可以談「君子慎獨」,談人生由內而外的各種規範與理想。[10] 此外,發展快速的今日社會還有一個現象是,有些課題例如網路「犯罪」或未經充分風險評估的基因轉殖作物等,在道德上的不正義無庸置疑,但在法律上卻不一定有法可管。這是因為成文法的立法與修法受很多因素影響其進程,不像不成文的道德判斷那樣在每個人的良心反省中進行。最後,當法律與道德相衝突的時候,道德的要求往往高於法律,特別是當法律受到政治力量的干擾,而違背公平正義的時候。此時,法律已成為道德觀點下的「惡法」。惡法應受到道德的反抗。反抗的形式可以是體制內的民主修法,在極端情形下,也能夠是體制外的「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11]

宗教與道德的關係比法律與道德的關係還要密切。首先,宗教涉及人生的終極安頓,賦予道德超越的意義。其次,世界各大宗教莫不「勸人為善」,例如猶太基督宗教的十誡、佛教的律藏(Vinaya)等都明白禁止濫殺無辜、欺騙、偷竊、姦淫等,也都要求人尊敬父母與愛護孩童。不過,從某種角度講,道德原則比宗教誡命優先。首先,宗教誡命的對象只限於宗教徒,道德原則則能約束所有的人。其次,宗教誡命不可違背道德原則,反之則不然。道德原則可以超越宗教規範。比較宗教學者鞏漢斯(Hans Kng)甚至指出,雖然從形上往形下的角度來看,宗教的意涵既內存又超越於現實人生,應作為道德的基礎與依歸,但從形下而形上的觀點來看,道德良心反倒是鑑別宗教的操作型判準。認同活人祭,鼓勵恐怖主義的宗教不符合道德,因此也不能是人們所該認同的宗教。不符合道德的宗教誡命不但不該遵守,這樣的宗教本身大概也很成問題。[12]

綜合上述討論,倫理是有關「應該如何做人或生活」的一切理想、原則、或實踐。在眾多規範體系中,倫理規範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規範。人生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幾乎都有窮盡的時候,但「做人」卻永遠沒有終了。人有選擇很多角色的自由,例如要不要與某人結為夫妻或要不要生孩子以為人父母,但人卻沒有選擇要不要做人的自由。[13] 當然,人能選擇要做一個怎樣的人。道德原則就是指出怎樣做人才能活的像人,活的把自己當人看,也把別人當人看。而道德的理想就是活出人性光輝與精彩的理想。

在給倫理做完初步的操作型定義及與其他規範比較研究之後,稍微提一下在西方語言方面,相應於倫理與道德的概念。有趣的是,西方語言也有兩個與「倫理」、「道德」相關的字眼。一個是希臘文的ethos;一個是拉丁文 mores。中文作者通常以「倫理」來翻譯ethos,以「道德」來翻譯mores。實則,ethosmores在語源上並沒有中文的「倫理」與「道德」那種較為複雜的異同,它們都指與實踐相關的倫理規範或風俗習慣。因此,當拉丁文化接替希臘文化為西方主流文化時,人們正是用mores來翻譯ethos

何謂倫理學?

上一節給「倫理」做了一個操作型定義,亦即有關「應該如何做人或生活的一切理想、原則、或實踐」。接下來的問題是,什麼是「倫理學」?前節曾指出,「倫理學」就是研究「倫理」的「學問」。這個定義其實太過抽象空泛,因為「學問」可以指研究倫理的各種學科或觀點。例如人類學家或社會學家關心的是特定族群或社會具有怎樣的倫理觀念,而歷史學家則對於倫理思想在歷史過程中的演變發展感到興趣。這兩類學者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致力於描述特定社會或歷史在倫理方面有怎樣的觀念或實踐,並在社會學或史學的觀點下進行倫理觀念的成因說明或內容分析。這樣的倫理學稱為「描述倫理學」(descriptive ethics),其研究對象稱為「實然倫理」(positive morality),[14] 亦即人類社會實際上的倫理觀念或實踐。例如禮記中所談的「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等,所代表的就是中國儒家傳統的實然倫理。又如「十誡」則代表希伯來以及基督宗教傳統的實然倫理。不同社會或文化的倫理觀能有很多共通處,有時也能南轅北轍,而令不同社會的人們十分訝異。例如西拉德特斯(Herodotus)在〈歷史〉一書中提到印度的一個部落視「吃掉父親遺體」為理所當然,並視火葬為不可思議;同一歷史時期的古希臘人則視火葬為理所當然,「吃食遺體」為野蠻行徑。[15]

除描述倫理學外,心理學家也對倫理課題感興趣,例如道德心理學(moral psychology)或道德發展理論(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的研究,它們關切的主要課題包含了道德的各種心理現象,例如良心、道德情感,以及道德心理的發展階段等。[16] 最後,各宗教的宗教學者或神學家也關切倫理議題,並從各自的宗教信仰或神學觀點開展出具特色的宗教倫理學(religious ethics)或神學倫理學(theological ethics or moral theology)。

本文所謂的「倫理學」不同於上述各種有關倫理的學科,而是所謂的「哲學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亦即從哲學觀點來探究倫理課題的學問。不過在實務上,除非是在與「描述倫理學」或「神學倫理學」對照的時候,「哲學倫理學」一詞並不通用,多半學者仍以較簡約的「倫理學」代之。至於「道德哲學」則是「倫理學」的同義詞。這兩者在名相上的些微區別(後者只用「學」一個字,前者則用「哲學」兩字)大概可以溯源到翻譯問題。原來,亞理斯多德用ethike來表示研究ethos 的學問;西塞羅(Cicero)則創 philosophia moralis 一詞來翻譯希臘文的ethike。此二詞彙是今日西方語言表達倫理學或道德哲學的來源。以英文為例,亦即ethicsmoral philosophy。「倫理學」這個中文概念是從ethics的翻譯來,「道德哲學」則譯自moral philosophy,這就是為何兩者之中文譯名在名相上會有冠以哲學與否的差異,但實質上,兩者都指以哲學方式來研究倫理議題的學問,因此,兩者都不同於描述倫理學,也不同於道德心理學,更不同於從特定宗教或神學而建構的宗教倫理學或神學倫理學。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學者對這些名詞仍能有不同的定義,探討倫理學時必須注意其間差異,才不致張冠李戴。[17] 無論如何,在學術界的討論裡,「倫理學」指「哲學倫理學」,更指「道德哲學」,則是殆無疑義的共識。

什麼是哲學倫理學呢?[18] 簡單地說,哲學倫理學就是從理性觀點出發來(一)批判反省「實然倫理」,(二)並建構「應然倫理」的一種理論探索工作。先談(一)。基本上,描述倫理學的工作是描述或揭示「實然倫理」的內涵並分析「實然倫理」的歷史成因或社會背景;哲學倫理學的工作則在於透過「是非」、「對錯」、「善惡」、「正義」等倫理概念的本質來批判反省「實然倫理」。「批判」二字並不意味著哲學倫理學對「實然倫理」都抱持著懷疑或否定的態度。事實正好相反,大部分倫理學家都肯定,愈經的起時間考驗的「實然倫理」,愈具有普遍與雋永的意義,也愈可能屬於人人都會接受的「共通倫理」(common morality)。[19] 如果人們任意否定「實然倫理」或甚至「共通倫理」,恐怕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例如「不可任意殺人」或「不可欺騙」大概是許多社會都接受的「實然倫理」,倘若這些實然倫理被個人或社會否定,其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再者,對於古老文化的傳統價值觀缺乏敬意,就意味著凡事必須依靠自己的感覺或經驗去嘗試錯誤。問題是,同樣的錯誤前人很可能已經嚐過,不尊重傳統智慧的結果也就是重蹈覆轍。因此,批判反省並不一定要懷疑否定一切,而是代表一種追根究底的精神,一種不只滿足於「實然倫理」的「然」,更要探索其「所以然」、並反省其終極理據(rationale)的一種「愛智」態度。

當然,「批判」二字還是意味著,哲學倫理學並不排除反省的結果能是發掘「實然倫理」的缺失或問題,而有必要加以修正或轉化。例如奴隸制度在西方社會雖然有很長的時間被視為理所當然,但一旦人們逐漸體認到它不符合「做人」或「對人」的道理,這個制度便開始受到倫理思考的理性批判。時至今日,蓄奴違反人權大概已不只是個別社會的「實然倫理」,而更成為全體人類的「共通倫理」。再如前文提到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則是中國或其他父系社會必須受到批判的傳統倫理觀念。至於「忠君」或將「忠黨」置於「愛國」之上的政治觀念,也都不符合今日社會應有的政治倫理,因為它們看重個人或政黨的利益,遠勝於國家或人民的福祉。

哲學倫理學的一個更根本任務是建構「應然倫理」的理論體系,事實上,這個工作如果做不好,連批判「實然倫理」的工作也不可能進行。簡單地說,「實然倫理」是一個人或一個社會所「實際」相信的「應該如何做人或生活」的道理,[20] 「應然倫理」則是一個人或社會「應該」相信的有關「應該如何做人或生活」的各種理想或原則。這兩者不必然是對立的,正如前面已肯定「實然倫理」也能符合批判反省而有其雋永價值。從某種觀點來說,「實然倫理」與「應然倫理」之間有著相互依存的辯證關係。前者的批判以後者的建構為基礎,後者的建構也往往在批判前者中進行。例如當我們批判反省傳統道德觀時會問:為什麼要接受或拒絕某一套「實然倫理」,好比禮記的「婦聽」(也就是「妻子要服從丈夫」)?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指出接受或拒絕的道德理由(moral rationale)。而什麼是道德理由?什麼又是充分的道德理由?這些問題已不再屬於描述倫理學的範疇,而屬於哲學倫理學對「應然倫理」的探索。再者,前文曾指出批判「實然倫理」時,必須借助倫理的「是非善惡」等概念。我們會去問:婦聽在倫理上「好不好」或「對不對」。而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回答更基本的概念問題:什麼是倫理上的「好壞」、「對錯」等?這些概念「應」有怎樣的內涵?又「該」有怎樣的本質?它們是普遍的嗎(倫理普遍主義)?抑或它們與流行的時尚一樣,隨著不同的歷史文化而不斷改變(倫理相對主義)?這些問題的回答都是「應然倫理」的重要課題。由此可知,「應然倫理」的建構是批判「實然倫理」的前提,而對「實然倫理」的批判往往又引人進入更深層的有關道德本質的「應然倫理」探問。

最後,我們可以再借用尼爾森(Kai Nielsen)的兩個例子來說明描述倫理學與哲學倫理學的異同。「大部分年輕天主教徒都不相信人工避孕是錯的,他們希望官方教會改變相關立場」。這句話就是一句描述倫理學的論述,它的真偽有待社會學者透過某種形式的田野調查來求證。至於「道德語句都是有關個人好惡的語句」,這句話的真假就無法透過描述倫理學來探討,而是哲學倫理學的工作。要證明這句話的錯誤,就必須透過理性去指出,「我不想做某件事」與「我應該做它」之間並無矛盾。[21]

以下行文將回歸「倫理學」一詞,以替代「哲學倫理學」這個冗長的名稱。

釐清了倫理學的意涵,接下來的目標是要對倫理學進行一種導論工作(introduction to ethics),亦即有系統地勾勒出倫理學的內容。這個目標十分龐大,幾乎不太可能在一篇文章的篇幅內完成。唯一可行的作法便是略過許多重要的細節存而不論,而專著於整個輪廓的素描。這正是本文將採取的作法。誠然,見樹見林固然兩全最好,但當無法兩全其美的時候,以「見林」為優先,既符合「導論」的旨趣,也符合這個時代的需要。我們所處的時代,各個學門分科日漸細密,倫理學也不例外,此一現象不僅導致不同學門之間「隔行如隔山」,就連同一學門的次學科之間,也愈來愈有密閉化(compartmentalization)的現象。依此,鳥瞰式的導論具有一種整合意義,可以幫助讀者掌握倫理學的大致結構,從而以更整體的眼光來理解倫理學內部各種理論的角色與價值。

為達成此一的目標,本文以下將採取系統分析的方式來討論,而不採取倫理學史的進路。箇中原因也很容易明白。首先,從希臘哲學開始的倫理學,歷經數千年的發展累積,資料的眾多浩瀚大概無法在一篇文章內加以「鳥瞰」。事實上,即使專治倫理學史的學者專家大概也很難完全掌握每一經典時期或重要倫理學家的全部思想。其次,即使掌握倫理學的發展脈動,也不等於掌握倫理學的全貌。倫理學史隨著時代的推演而有其辯證性的發展,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問題意識與理論取向,例如中世紀側重道德真理的客觀基礎,康德之哥白尼革命又引領時代思潮轉而注意道德自律的主體條件,當代英美分析哲學則專注於道德語詞或概念的後設分析。因此,探究倫理學史大概只能提供倫理學思想變遷的時代軌跡,而無法讓讀者窺見倫理學理論大廈的骨架。最後,事實上已有不少哲學百科全書或辭典的「倫理學」詞條正是以倫理學史的方式來展現倫理學的意涵,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參考。[22]

採取系統而非歷史的進路絕非表示歷史意識不重要。事實上,沒有任何倫理學家不是活在歷史的當下,紹承傳統並展望未來;也沒有任何系統可以擺脫歷史的前提而單獨建構;更沒有任何時代的問題,不與過去及未來息息相關。因此,有系統地描繪倫理學的問題與取向,並非是要抽離任何歷史因素的意思。相反地,缺乏歷史縱深,很難掌握當代各種理論的深層根源及可能出路。舉例來說,一九八零年代以來,西方倫理學在規範倫理學(normative ethics)的基本理論(foundational theory)上出現很多新思潮,例如「基礎主義」(foundationalism)與「調和主義」(Coherentism)的爭論、德性倫理學(virtue ethics)與關懷倫理學(ethics of caring)的發展等。這些新思潮的出現背景都或多或少與目的論(teleology)及義務論(deontology)之間長達百年以上的論戰有關。因此,要瞭解這些新思潮的基本精神與問題,不能不瞭解它們形成的歷史背景,亦即目的論與義務論的爭議。不過,話說回來,以上這個例子正好也可以用來說明歷史進路的一個弱點:倫理學的個別議題或理論當然有它們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然而它們本身並不直接表明他們在整個倫理學體系上的位置。更何況,不熟悉當代倫理學討論的讀者很可能會因為這一連串未加解說的專門術語而對倫理學(或任何哲學議題)望而生畏。總之,要瞭解個別理論的理論位置,就必須先對整個倫理學的座標系統有所掌握。

倫理學的座標系統

一般人認為哲學深奧,其實,好的哲學應該要能把複雜的問題以簡單而不簡化的方式表達出來,或至少不能把本身已經夠複雜的問題更加以複雜化。我認為要掌握倫理學整個座標系統,英文的六個「W」大概已經足夠了,它們分別是:1)「誰」(who)、2)「何時」(when)、3)「何地」(where)、4)「什麼」(what)、5)「為什麼」(why)以及6)「如何」(how)。這六個W中的前三者答案很清楚,因此理論意義不大,後三者則是十分複雜的問題,也是倫理學必須著力與關注的地方。[23] 以下先談前三個W

第一個問題是:誰應該培養道德情操、遵守道德原則並追求道德理想?答案是「每一個人」。初步理由在於,道德所關切的就是做人的原則與理想,沒有人能自外於如何做人的問題,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追求道德或至少不違背道德。當然,也許有人還不滿意這個初步的回答,而要進一步去探討:為什麼每一個人都應該符合道德或追求道德的理想?然而,這個問題已不再是單純的「誰」問題,而是「為什麼」的問題。無論如何,第一個問題的答覆很簡單,那就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道德,因為道德是有關每一個人應該如何做人與處事的課題。

第二與第三個問題可以放在一起討論,那就是:何時與何地該符合道德原則,追求道德理想?這個問題的答覆也不困難。消極地說,無論何時何地,人都不該違背道德。積極而言,從內在「慎獨」或「正心、誠意、修身」到外在「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各種關係與場合,都是人該盡力實踐道德的時間與空間。

四、五、六三組問題是環環相扣並以第四個問題為基礎的。第四個問題包含很多不同的子問題,下節會詳細討論。簡單地說就是有關「道德是什麼」的各種問題。這個問題之所以是五、六兩個問題的基礎,是因為不知道「道德是什麼」就很難回答「為何應該道德」或「如何達到道德」這兩個問題。由於「什麼」這個問題最為根本,歷代倫理學家莫不在這個問題上全力以赴。當然,這不是說,五、六兩個問題不重要,事實上,「為何道德」的答覆與道德動機的培養密切相關。倘若一個人僅知道道德要求他不可以說謊騙人,卻不知他為何應該遵循道德的要求,這樣的人很難期待他堅持「不騙人」的道德原則。至於「如何道德」更是關係到道德落實的問題。道德觀念不能只是一種理論的知識,它必須內化為人生的態度,並落實為具體的實踐。倘若道德只停留在知識層次,而不能「誠於中,形於外」,這樣的知識便失去了應有的實踐意義。知道自私不對卻在生活裡面自私自利,這樣的知與不知又有什麼差別呢?因此,五、六兩個問題也都是倫理學所應該關懷的對象。觀諸倫理學史,倫理學家從來不輕忽它們。值得一提的是,第六個問題「如何道德」除了倫理學者關心外,也是教育學者的研究對象,屬於「德育理論」(亦即「道德教育理論」)的範疇。由於四、五、六三組問題密切相關,倫理學者與教育學者自然應該密切合作,以俾科際整合。本文以下循序說明這三組問題的理論意涵。

What」問題的不同向度

(一)道德判斷與道德語句

What」問題可以說是倫理學最複雜的部分。為方便起見,以下從道德判斷開始說明。在日常生活中,人對自己及他人的內在態度或外在行為都不斷在進行各種道德判斷。對自己的判斷例如「不應該」自私自利,「應該」見義勇為。具體一點的例子則如當超市收銀員多找了錢,我「應該」把錢退還給他。總之,「我」應該或不應該有怎樣的心態或行為是我對我自己內在外在所進行的各種道德判斷。同樣的,對於別人我們也進行類似的道德判斷,雖然判斷別人時,可能由於認識不足而比較容易犯錯。不過,大抵上我們能對別人進行道德判斷,而且,也經常有此必要。例如在電視新聞上看到歹徒當街斷人手足以遂搶劫目的,我們會認為這不僅嚴重違法,更是「天理不容」。再如當某人為了滿足一己私欲而不惜玩弄異性感情,我們會說他是花花公子。「花花公子」這個判斷是內外兼具的,它不僅指出某人的行為不檢點,也指出他的心態缺乏某種正直與真誠。

道德判斷大概具有以下三種形式:

1)      某某心態或行為是道德上不應該的或不允許的,例如嫉妒的心態或行為、歧視窮人或壓迫少數民族等。
2)      某某心態或行為是道德上應該的或值得稱許的,例如誠懇的態度、熱心的服務或盡力幫助在危難中的人。
3)      某某心態或行為是道德上兩可的,例如在不妨礙1)2)所包含的道德義務的前提下,集郵、收藏火柴盒或從事其他休閒娛樂等。

將道德判斷表述出來的語句稱為道德語句(moral statements)。上述三種道德語句基本上是以「應然」概念為樞紐來界定道德義務的內容,也就是界定人「應該」或「不應該」有什麼心態或做什麼行為等。基本上,同樣的道德語句還可以用「是非、善惡、對錯、好壞」等道德評價語詞(morally evaluative terms)來表述,例如:

1a) 某某心態或行為是不道德的、道德上邪惡或錯誤的。
2a) 某某心態或行為是合乎道德的、道德上善良正確或理想的。
3a) 某某心態或行為是道德上中性的。

1)1a)是同樣的道德語句的不同表述方式。「不應該」做的行為也就是不道德的或道德上邪惡的行為。同理,2)2a)也是相同的道德語句。道德上「應該」做的行為就是合乎道德的善良行為。當然,2)2a)還可以細分為表達嚴格道德義務(moral duty)的道德語句以及表達超義務或道德理想(moral supererogation or ideal)的道德語句。當遇到別人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人應該伸出援手,而不可以「見死不救」。急難中伸出援手的行為是道德上正確的行為,也是道德義務之所在。然而,放棄高薪工作與物質享受去投入社會服務的義工行列則不是每個人非如此做不可的義務,雖然這樣做的人很值得推崇。具道德理想價值而非道德義務的行為倫理學上稱之為「超義務」。最後,3)3a)也是相對應的。道德上兩可的行為就是道德上中性的行為。人有選擇做或不做這些行為的自由(dispositive freedom),沒有非做不可的義務,也沒有不可以做的義務。

        道德判斷或語句能以具體情境中的特定心態或行為為對象,例如:「那天某甲不由分說的亂發脾氣,是很不應該的行為」;也能指涉較為一般的行為種類,例如:「不可以說謊」或「殺人是不對的」。事實上,這類較為一般的道德判斷就是所謂的道德原則或道德規範(moral principles or moral norms),因為它們約束所有屬於同一類別的行為,例如「說謊」或「殺人」。道德原則或規範在具體或抽象的程度上也能有所區別。「不可以說謊或殺人」是比較具體的道德原則,它們規範的行為種類是特定的。至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比較抽象,因為這樣的原則並不限定人可以或不可以做任何特定的行為,而只是抽象的指出,任何「己所不欲」的行為,都應該將心比心地不強加在別人身上。[24] 同樣的,「兩惡相權取其輕」也是相當廣泛而一般的道德原則,這個原則在倫理學上稱為「較小惡原則」(principle of lesser evil)。它只抽象地要求人選擇會帶來較小惡的作法,但並沒有具體指出哪種作法是「較小惡」。事實上,它也不可能指出哪種惡是較小惡,因為大小是相對的概念,在某情境中某作法是大惡,但換了另一個情境,同樣的作法則可能變成小惡了。

(二)規範倫理學與後設倫理學

不論是最具體的道德判斷也好,最抽象的道德原則也罷,它們共同構成了所有的「道德語句」。針對道德語句,倫理學典型的問題是,道德語句是怎麼得出來的?在「應然倫理」的意義下,怎樣的道德語句具有充分的道德理由?換言之,怎樣的道德語句表達出正確的、在理性上站得住腳的道德判斷或道德原則?用「what」問題的觀點來看,上述問題可以被轉化為:「什麼」心態或行為是合乎道德或不合乎道德的?判斷一個心態或行為合不合乎道德的道德理由是「什麼」?「什麼」樣的道德理由才能被視為是充分的道德理由?當代分析哲學(contemporary analytic philosophy)稱有系統的對這類問題的探索為「規範倫理學」(normative ethics)。[25] 簡言之,規範倫理學就是在「應然倫理」的意義下去建構並證成道德語句的體系的學問。

與之相對的,分析哲學稱有系統的探究道德語句或道德評價語詞(前文提到的「是非善惡」之類)的性質或意義的學問為「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為說明規範倫理學與後設倫理學的區別,以下再以「殺人」為例來解釋。規範倫理學關心的是:殺人是不是不對的行為?為什麼它是不對的行為?它不對的道德理由何在?又,它是否在任何情形下都是不對的行為,因此我們可以建構一個「絕對不可以殺人」的道德原則?抑或它在某些情形下是道德上許可的,例如必要的自衛,因此,有關殺人的道德禁令必需從「絕對不可以」改成「在大部分情形下不可以」?後設倫理學所關心的不是道德語句的建構與證成。它關心:「殺人是不對的」這個道德語句是什麼意思?什麼是道德上的「是非」、「善惡」、「對」與「不對」?「是非善惡」這些概念有沒有客觀的真理意義?抑或這些觀念是純主觀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見解?從這個簡短的說明可以發現,後設倫理學涉及的問題是更抽象層次的「what」問題,它們包含了:「什麼」是「是非善惡」等道德評價語詞的意義?道德評價語詞能不能被定義?若能被定義,該如何定義?又,道德語句具有「什麼」樣的性質?它們是主觀的情感發抒抑或具有客觀的真理價值?換言之,道德語句所表述的道德性質是實在而可被認知的?抑或並非實在,亦不可認知?

從倫理學史來看,規範倫理學的各項課題都是倫理學最傳統而典型的「what」問題,至於後設倫理學則是分析哲學興起之後才有的發展。不過,後設倫理學的緣起可以遠推到笛卡爾方法論的懷疑以及康德的主體轉向。方法論的懷疑要尋找不容置疑的知識基礎,要懷疑一切不夠嚴密或確切的知識前提。主體轉向則從關心知識的客觀意涵轉而關懷知識的主體條件。放到倫理學來說,傳統的規範倫理學基本上預設而不懷疑道德真理的客觀價值,因此,傳統規範倫理學家問的問題不是道德原則有沒有客觀基礎或有無支持道德原則的充分理由,而是問支持道德原則的客觀基礎或充分理由是什麼。對他們而言,前一類問題是無庸置疑的,懷疑這些問題就根本否定了道德原則的知識意義,更無法解釋實然倫理中為何會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共通倫理」(例如Kagan所提出的火燒小孩,大概沒有人能否認此一行為的不道德性)。另一方面,傳統規範倫理學家對客觀性的預設也顯露某種「客觀主義」(objectivism)傾向,這種傾向導致他們易於忽略道德真理的主觀意義。

笛卡爾的懷疑方法之後,倫理學家即使不懷疑道德知識的客觀意義,亦不再把它視為理所當然,而要追根究底地去探討人們肯定此一客觀意義的理由是什麼、這些理由站不站得住腳。康德倫理之後,倫理學家更開始嘗試調和道德真理的主觀與客觀意涵。而語言分析哲學的興起提供了另一種進路,來幫助倫理學家探討這些問題。這個進路的特色就是對「善惡」、「應然」等道德語詞以及由之形成的道德語句進行意義的分析與特質的探索。從今日觀點來看,後設倫理學可以說是規範倫理學的一種前置性的基礎理論工作,這也是它為何被稱為「後設」倫理學的原因。換言之,後設倫理學並非只是破壞性地去懷疑道德價值的客觀基礎,而是要更嚴謹地去思考道德價值有沒有客觀基礎或有怎樣的客觀基礎。當然,對於那些具獨斷色彩的規範倫理學來說,後設倫理學具有某種顛覆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傳統倫理學家視後設倫理學為毒蛇猛獸的原因。事實上,規範倫理學對道德原則或判斷的「證成」(justification)工作最終必須依賴後設倫理學的結論才能進行,[26] 因為所謂「證成」就是要去說明某個道德判斷或原則是否有支持它們的「充分道德理由」,而這也就是要去說明「我們有何理由認定某個行為是對的或錯的」。而很顯然地,這個問題必需預設某種有關「對錯」的理解才能答覆。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如何界定「好壞對錯」等概念的內涵,他很難在規範倫理學的意義上「證成」自己關於某個道德判斷或原則的主張。而界定「好壞對錯」這些道德語詞內涵的正是後設倫理學的基本課題之一。當然,反過來看,提供規範倫理學「證成」基礎的後設倫理學也的確有可能顛覆規範倫理學的討論前提,因為方法的懷疑並不排除走上結論的懷疑主義。後設倫理學的懷疑論(meta-ethical scepticism)與主觀主義(meta-ethical subjectivism)者例如魏斯特麥克(Edward Westermarck)便主張,道德價值根本不是一種客觀的知識,而只是某種主觀的發抒。即使人人都接受的道德原則也沒有任何客觀的基礎。[27] 顯然,這樣的後設主張如果是正確的,規範倫理學將完全不可能。道德將如同主觀的偏好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沒有對錯真假可言。當然,後設倫理學並不必然要支持懷疑論或主觀主義。不過,這正是當代後設倫理學有關「實在論」(realism)或反實在論(anti-realsm)、「認知主義」(cognitivism)或「非認知主義」(non-cognitivism)等正在激烈進行中的各種論辯之一。

(三)基本倫理學的發展與僵局

前文曾抽象指出,規範倫理學就是在「應然倫理」的意義下去建構並證成道德語句的體系的學問。講的具體一些,規範倫理學應提出並證成有關「人應該如何生活、如何實踐、如何做人或該成為怎樣的人」的完整理論系統。[28] 進一步言,完整的規範倫理學體系可以概分為兩部分,第一個部分稱為基本倫理學(fundamental ethics),探討的是規範倫理學的基本理論(foundational theories),也就是有關「如何做人或實踐」的基本原則的理論。第二個部分則稱為「應用倫理學」(applied ethics),目標是將基本倫理學所探討的基本道德原則運用在人生的不同實踐領域中。[29] 此節先論基本倫理學。

基本倫理學關切基本的道德原則或規範。道德原則分兩類,一類規範行為者的態度或動機,另一類規範行為。前者要求行為者做好人、有好的動機或好的意圖;也要求人不可以做壞人或心存歹念。後者則指出什麼是好或不好的行為或什麼是該做或不該做的事情。一個很弔詭的現象是,道德生活最重要的是人的內在態度或動機,而不是外在的行為,然而,基本倫理學的關懷重心卻是有關行為的道德原則,而不是有關行為者態度的道德規範。這個弔詭的現象其實很容易解釋。誠然,真正的道德價值決定於人是否具有道德善意,而不是決定於我們做出怎樣的行為。一個行為即使是正確的,例如施捨助人,但倘若這麼做的動機不是出於善意,而是出於沽名釣譽,那麼,這樣做是沒有任何道德價值的。然而,肯定善意的關鍵地位,並不等於說行為的對錯是無關緊要的。事實上,一個人是否真具有善意,主要的判斷標準便在於他是否為了道德的緣故而真心誠意追求並實踐道德上正確的行為。因此,如何決定行為正確性並建構規範行為的道德原則便成為基本倫理學以及應用倫理學的注意焦點。

關於規範行為的道德原則,基本倫理學家探索的根本課題是,有沒有一個第一原則可以說明或證成其他一切(規範行為的)道德原則或判斷?傳統的基本倫理學家多半肯定應該有這樣的第一原則,而且第一原則應該是單數,而不能是複數,否則解釋並證立一切道德語句的最終基礎就會是分裂的。不幸的是,從倫理學史的角度來看,有關第一原則的討論,數百年來始終爭議不斷,至今還無法達成人人接受的共識。對立的主張主要分兩大陣營:一為目的論(teleology); 一為義務論(deontology[30]

目的論的典型代表是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31] 效益主義的主張可以用積極與消極兩種方式來表述。積極方式就是:為最大多數人謀最大福利便是道德善的內涵與第一原則。[32] 消極表述則是前文提過的「較小惡原則」。行為者在大惡與小惡之間必須選擇小惡,道德上善的抉擇就是兩惡相權取其輕的抉擇。效益主義從古典期的邊沁(J. Bentham)、彌爾(J. St. Mill)及希德威克(H. Sidgwick)到當代的赫爾(R. M. Hare),不斷受到各種批判,然而它的思想活力卻綿延不絕。主要原因是它的主張雖然在許多方面需要修正或深化,但其目的論的基本洞識卻有某種理性說服力。這個洞識認為,行為的對錯必須由行為所帶來的正價值或反價值來理解。道德原則之所以肯定某個行為是當做的善行,乃是因為該行為會促進正面的價值,相反的,不道德的惡行則是指會帶來不必要的傷害或反價值的行為。再以「較小惡原則」來說明,若一個人只能在大惡(或大的反價值)與小惡(或小的反價值)之間做選擇,顯然他該選擇小惡。選擇大惡是理性所無法瞭解的。理性只能敦促人在惡劣環境中盡力做最佳的選擇,儘管這樣的選擇仍可能包含某些惡,但因為這已是「最佳」的選擇,因此理性仍承認它是在該環境中善的抉擇。此外,從目的論的基本洞識亦可得知,目的論在倫理學行為理論(ethical theory of act)上所採取的是一種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的立場。結果主義主張行為的道德正誤取決於行為所帶來的一切可預見的結果。

義務論的定義在倫理學上較無一致的共識,大體上,不少倫理學家將義務論定義為目的論的反論,依此,義務論泛指一切反對目的論或結果主義的主張。本文亦在這個意義上理解義務論。

談到義務論,最受矚目的大概是康德倫理學。康德的自律倫理不從行為的結果出發,而從行為者的動機、意願來反省道德問題,因此在理論的開端便似乎與目的論背道而馳。按照康德觀點,行為的倫理價值不在於行為的效果,也不在於由效果而導出的任何原則,而只在於行為者善意志。[33] 所謂善意志則是指樂於服從良心無上命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的意志。無上命令要求人考查自己所遵循的行為準則(Handlungsmaxime)是否符合「可普遍化原則」(Prinzip der Universalisierbarkeit),也就是說,行為者應當問,自己所採行的行為準則是否具有一種「為一切人均適用的普遍性」。[34] 依康德看法,具這種普遍性的行為準則,才是真正的道德法則,而符合道德法則的行為,就是道德上正確的行為。

然而,康德倫理學真的是與目的論不相容的義務論嗎?赫爾與卡彌斯基(David Cummiskey)都曾以專文指出,將康對倫理與效益主義對立起來,恐怕只是一種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論調。[35] 首先,無論目的論或義務論者,沒有人反對善意志的首要地位。正是因為善意志重要,而且善意志要求人追求符合道德的行為實踐,因此規範倫理學才將注意力放在有關行為的道德原則的討論上。目的論者重視行為結果乃是因為他們相信行為結果決定行為的對錯,正如康德相信「可普遍化原則」決定行為的對錯一樣。結果主義是否是決定行為對錯的正確理論固然可以討論,正如「可普遍化原則」是否正確也是可以討論的,然而,目的論者重視結果並不否定善意志的根本重要性。這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彷彿重視結果必然導致忽視善意志。其次,「可普遍化原則」是一個抽象的形式原則,這與目的論尋求價值最大化的實質原則在理論上非但沒有必然衝突之理,反倒有相合相容的可能性。以殺人為例。殺人為何是錯誤的?從康德來說,這是因為「不可殺人」這個法則具有「為一切人均適用的普遍性」,但從目的論來看,這個法則具普遍性何嘗不是因為生命對每個人而言都是極其珍貴的基本價值,因此違反他人意願地奪去他人生命具有一種普遍的傷害意義?

話說回來,康德倫理在某些方面的確表現出某種反結果主義的性格。他曾指出不道德的行為即使會帶來很大的好處仍是不道德的。對於拉丁諺語「即使地球會毀滅,也應堅持正義」(Fiat iustitia pereat mundus),康德也持認同的態度。[36] 最著名的例子是康德對於「說謊」的觀點。康德不承認有所謂「善意的謊言」。對他而言,在任何情形下說謊都是不道德的。至於目的論者則認為,「說謊」是否不道德,要看它會帶來什麼結果。兩惡相權取其輕的必要謊言是可以接受的。

除康德外,當代義務論者對目的論還提出許多批評。本文限於篇幅不能逐一說明,只能條列出其中較重要者以及目的論者的回應:

1)羅斯(John Rawls)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主張,道德並非只要求效益最大化而已,也要求權利義務之公平分配。關於這一點,其實早在古典效益主義時期,彌爾便已注意到這個問題。[37] 當代目的論者如威琴(D. Witschen)、沃爾貝特(W. Wolbert)及敘勒(B. Schller)更進一步嘗試將正義原則與效益主義加以整合。

2)從「以行為者為中心的行惡限制」(agent-centered constraints of evil-doing)來反對目的論的較小惡原則:所謂「行惡限制」是說,日常道德(ordinary, commonsense morality)禁止人從事某些行為(例如「傷害無辜者」),即使這樣做能避免更大的惡。但目的論的較小惡原則卻無限上綱任何道德惡行,只要該惡行在某個情境中是較小惡。由此可見目的論違反日常道德。

3)從「以行為者為中心的行善自由」(agent-centered options of doing good)來反對目的論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原則:目的論或效益主義「要求」人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福祉,這個原則甚至可能要求人無限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然而,日常道德並不對人做如此嚴苛的道德要求。日常道德區別「義務」與「超義務」。目的論的效益最大化原則似乎陳義過高,而排除了此一區別。

「行惡限制」與「行善自由」的問題,是當代基本倫理學的熱門課題,本文無法在此詳述。謝福勒(Samuel Scheffler)與科根(Shelly Kagan)等人分別有專著討論相關問題。[38]

4)結果主義忽視了意圖在決定行為對錯時的道德相關性。支持此一觀點的人包含了認同「雙果律」(principle of double-effect)的學者,其中考夫曼(Whitley Kaufman)更相信,意圖的道德相關性是批判結果主義最有力的證據。[39] 然而,對結果主義者而言,意圖在決定行為道德對錯上是否扮演任何角色或究竟扮演什麼角色是很值得商榷的。[40]

這些新的批判與討論豐富且深化了當代基本倫理學的內涵。不過,對立的雙方仍陷在複雜而難以突破的理論僵局中。

(四)「基本主義」與「調和主義」的對立

目的論與義務論的相持不下激發了倫理學家有關第一原則問題的新思考。第一原則真的是一元的碼?抑或是多元的,例如「效益」與「正義」的並立?基本倫理學是否能夠撇開第一原則的爭議而另闢蹊徑?堅持第一原則的一元論並堅持「第一原則的建立是規範倫理學不可或缺的基礎」的思想被稱為「基本主義」(foundationalism),傳統的目的論者與部分義務論者被歸為這個陣營。與之對立而另闢蹊徑的一個主要的新思想是「調和主義」(coherentism)。調和主義的基本理念受到實用主義(pragmatism)以及羅斯「交互平衡」理論(reflective equilibrium)的啟發,其要旨如下:倫理學應以經驗實用科學為典範,而不應以數學為模型。依此,倫理理論應被理解為一種由歸納而來的假設,而不應被理解為由演繹而來的真理。當理論假設受到新經驗挑戰時,有兩種可能性,或是運用理論去修正吾人對經驗的詮釋,或是根據經驗來重新調整或修正理論的假設內容。如此一來,「理論」與「經驗」之間便能在交互修正的過程中達到一種「交互平衡」。此外,當理論體系內部各命題相互衝突時,命題與命題之間也應該在交互修正中建立內部調和、首尾一致(coherent)的理論體系。放到目的論與義務論的爭議來看,既然第一原則無法把握,「調和主義」者便主張退而求其次,吾人應從道德經驗中較確切的部分開始來建立規範倫理學的思想體系。這個體系不由第一原理來提供穩固的基礎,而由深思熟慮的道德判斷(considered judgments)以及理論內部的調和(coherence)來確立。

有趣的一個現象是,調和主義者多半是專注於應用倫理議題的倫理學家。理由大概是因為應用倫理議題有其迫切性,相關學者無暇等待基本倫理學永無止境的辯論。最值得一提的是畢強樸(Tom Beauchamp)與蔡德斯(James Childress)為生命醫學倫理(biomedical ethics)所建構的的四原則論。四原則包含了「自律原則」(respect for autonomy)、「不傷害原則」(nonmaleficence)、「慈惠原則」(beneficence)與「正義原則」(justice)。畢強樸相信,無論一個人持哪一種基本倫理學主張,大概都會接受這四個原則。既然如此,何不直接以此四個原則來支撐起整個生命醫學倫理學的討論?[41] 另外一種調和主義理查森(Henry Richardson)稱之為建構實用主義(constructive pragmatism)。這種理論試圖在調和主義的精神下調和目的論與義務論。對建構實用主義而言,目的論可以稱為是一種「以善為優先」(good-centered)的理論,義務論則是「以正確為優先」(right-centered)的立場。[42] 其實,「善」與「正確」都不是絕對優先的,它們應交互修正,來建立「交互平衡」的基本倫理學理論。[43]

此外,與調和主義不同進路,但也不走目的論與義務論老路的新思想還包含了麥金泰(A. Macintyre)與斯特曼(D. Statman)的德性論理(virtue ethics)以及吉利根(C. Gilligan)與諾丁(N. Nodding)的關懷倫理(caring ethics)。不過,這些新思路是否真能超越目的論與義務論的爭議是頗成問題的。[44] 此最後,還有一種傳統的「第一原則多元論」(亦即反對基本主義的一種主張)在羅斯之後又逐漸興起,此即「直覺主義」(intuitionism)的思想。直覺主義認為,道德判斷或原則的真確性無法透過理性來論證,只能透過直覺來肯定。第一原則是多元的,而且不需要有任何方法來調和其間的衝突。在具體情境中,人自然能依靠直覺認出道德要求的方向。直覺主義的代表人物有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奧迪(Robert Audi)、布倫(Lawrence Blum)以及但希(Jonathan Dancy)等。

(五)應用倫理學的興起

後設倫理學與基本倫理學所涉及的課題可以說是倫理學「what」課題當中較為抽象而普遍的部分,例如「什麼」是道德的本質?「什麼」是「善惡」等概念的意義?「什麼」是道德判斷的基礎?「什麼」又是基本或第一道德原則等?應用倫理學作為基本倫理學在各個實踐領域的具體應用,它所關切的課題已是較為具體的「what」課題,例如:在特定實踐領域裡,什麼是應該持守的具體道德規範?什麼又是應該建構的道德判斷?換言之,什麼是該做的、不該做的?可以做的、不可以做的行為?此外,當面對道德兩難時(例如分娩中若母子不能同時存活時),又該如何決疑?

應用倫理學的範圍是無所不包的。一切與人的實踐有關的抉擇,只要涉及善惡是非、公理正義,就屬於應用倫理學探討的範圍。近數十年來,探討不同實踐領域的應用倫理學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舉例來說,與個人實踐有關的有「兩性倫理」、「婚姻與家庭倫理」、「生命與醫學倫理」、「工作與休閒倫理」、「財物倫理」、「運動倫理」以及「動物倫理」等;與整體社會如何邁向「公與義」的境界有關的則有「經濟倫理」、「商業倫理」、「政治倫理」、「法律倫理」、「媒體倫理」與「環境倫理」等。由於醫學與生物科技的高度發展,醫病關係與生死課題變得愈來愈複雜,這使得上述應用倫理學領域當中的「生命倫理」(bioethics)受到倫理學家與一般社會輿論格外的關注。此外,網路倫理(cyber ethics)所涉及的隱私權、版權以及各種色情資訊流通的問題,近年來也成為熱門的應用倫理學課題。

為何應該道德?

從某種觀點來說,答覆了倫理學的「what」問題,特別是有關道德判斷或原則的理由(rationale)的問題,就等於部分回答了「為何應該道德」的問題。然而,後者這個問題還是需要特別的處理,這一方面是因為在理論上,「what」問題畢竟不等於「why」問題。基本倫理學或後設倫理學所提供的道德理由只讓我們瞭解為何某個行為是道德上所要求或禁止的,但這並不等於答覆,為何我應該做道德所要求的行為或不做道德所禁止的事?另一方面,「why」問題的答覆與道德動機密切相關,人愈瞭解為何應該道德,就愈有堅持道德的動機。

不過,「why」問題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問題在倫理學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張這個問題根本就不能合理提出。亞里斯多德認為真正的哲學智慧不在於證明一切事物,而在於能分辨哪裡需要證明,哪裡不需要證明。「如果一個人懷疑他是否該尊敬諸神,孝愛父母,這個人所需要的恐怕不是哲學論證,而是鞭打」。[45] 當代學者如后斯培(John Hospers)、突明(Stephen Toulmin)也持類似看法。他們認為,「為什麼應該作對的事情」的答案就在問題當中:「因為那是對的事情」!肯定一個行為是對的,就該作它,而不能再問進一步的理由。道德是它本身是否「合於理性」的最後理由,不能再在道德之外尋找理由。[46]

另一方面,不少學者仍肯定,「why」問題不但應該提出,而且是倫理學所有問題當中最根本而困難的問題。這個難題在歷史當中雖然被不斷提出及答覆,但它的晦澀仍像一座難以攀爬的高山,在永恆哲學(philosophia perennia)的洪流中,令哲學家的心靈為之震動與掙扎。普林斯敦大學教授史特斯(W. T. Stace)在處理「why」問題之前坦承,沒有把握能超克艱難,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他也認為沒有人「能如此盲目狂傲,以為自己在這個問題上充滿信心」。[47]

基本上,「why」問題大概不像后斯培等人所認為的那樣容易打發。不過,也誠如史特斯所指出的,迄今倫理學家們所提出來的主張,也鮮有完全令人信服者。幾乎所有的倫理學教科書都會專列一章處理「為何應該道德」這個課題,然而,徹底而有深度的著作仍不多見。[48]

人格統整與情緒教育 倫理學的「how」課題

How」課題亦即「如何道德」的課題,可以有兩種提問方式,一個是:我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反省與實踐能力?又如何培養我自己的道德情操,使我成為一個更有道德的人?另一個提問方式是德育理論的方式:家庭、學校與社會應如何培養或提升社會成員的道德?

這兩種提問方式雖然不太相同,但面對的基本問題則是類似的。一個是「如何知」的問題,另一個是如何達到「知行合一」的問題。先談前者。大部分人在成長以及社會化的過程中,都會獲得某種有關道德的知識或價值觀。然而,這種知識若缺乏批判性的反省,往往只是一種濛懂的「 知其然」,而不是一種深刻的「知其所以然」。「如何知」的問題指的就是如何深化倫理的認知及思考能力的問題,其包含的對象涵蓋「what」及「why」的所有課題。因此,倫理學的素養是每一個人在「做人」方面的知性基礎,也是教育學者探索德育理論時必須掌握的思維架構。

How」問題最困難的部分是「知行合一」或說「知行不一」的問題。大部分人在道德方面的問題,不是不知道「自私是不對的」、「貪小便宜是不應該的」,而是知道歸知道,但所行與所知之間卻是互相背離的。這就是「知行不一」或人格不統整(integrity)的問題。「知行不一」是最嚴重的道德問題之一,也是任何道德教育所不能不面對的嚴肅課題。規避這個課題,道德教育將只剩下道德知識的灌輸,而與道德教育的目標 培養能自律思考與實踐的人 背道而馳。

人格不統整的深層理由在於道德沒有內在化,成為人生中的絕對堅持。既無堅持,自然談不上貫徹與實踐的動力。問題是,道德為什麼沒有內在化呢?除了「知」的層次的淺薄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人生觀的模糊。一個人對於生命意義有怎樣的看法,就決定了他在道德上會是怎樣的一個人。莊子說:「嗜欲深者天機淺」,漠視道德的人往往唯利是圖,而「唯利是圖」的性格則源於將金錢與地位看成是人生最重要的價值。問題是,金錢與地位能不能作為人生最重要的價值是極需討論的,否則就容易產生價值的錯置與扭曲,而在人生的路上選錯了目的,走錯了方向。荒謬的是,現代科技與物質文明挾其消費主義與享樂主義的強勢力量,催迫著人們奔馳於「向錢看」的路途上,似乎不留給人任何時間與空間去思考這個問題。更嚴重的是,整個社會從家庭、學校到媒體,也幾乎不提供任何機會或機制讓社會成員去思考人生觀的課題。其結果就是古人所說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一個人生觀模糊的社會裡,人們將陷於急功近利的惡性循環裡難以自拔:個人與社會愈不注意生命目標的確立與價值觀的內化,社會就愈混亂。社會愈混亂,人們就愈需要將資源與時間投注在亡羊補牢的工作上。資源與時間愈花在亡羊補牢上,也就愈沒有時間去進行需要長期投入的、有關生命目標的確立與價值觀內化的教育工作。而這樣的工作愈不受到注意,人心的迷失以及由之而形成的社會混亂便愈不知伊於胡底。

除了人生觀模糊導致道德觀無法內化外,「知行不一」的第二個重要根源是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低落,也就是情緒與理智的不統整。很多時候,人因為失控的情緒而說出或做出事後深感後悔的事來。家庭中許多人際關係的衝突往往根源於此。連社會上許多衝突,當事人所爭的常常也不過是些芝麻綠豆的小事,只因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以致鑄下不可彌補的大錯。

顯然,要使知行合一,人格與情緒的統整是不容忽視的功夫。統整的第一步在於養成自省自覺的習慣。人如果無法自省自覺,就容易按當下的情境做出直接的情緒反應,結果往往意氣用事,抉擇不經大腦。柯維主張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培養一種讓當下「停格」的能力,這樣才能在事件與回應之間保有反省的空間與抉擇的自由。果如此,人才不至於陷溺於令理智蒙蔽的情緒當中,看不到內心真正的感受以及真正該作的事。[49] 當然,「暫時停格」並不是容易做到的事,不過,如果能以錯誤經驗為師,常常反省情緒衝動的壞處,慢慢便有可能與自己的情緒保持一種觀賞反省的距離,而不再那麼容易被它所控制。其次,同理心的培養也很重要。人往往從自己有限的經驗去看世界,看別人。但除非真能摘下自己的眼鏡,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否則「永遠無法與他人建構深厚、真誠的關係」。[50] 柯維指出:「假如你能瞭解,六七歲的小孩常喜歡誇大事實,就不會對他們的行為過度反應」。很弔詭的是,人都願意被瞭解,但當人們彼此吼叫怒罵的時候,卻在防衛機轉中不斷彼此曲解。

情緒與理智的統整包含的課題很多,而且為「如何道德」的落實都非常重要。除了憤怒情緒的處理外,其他還有寬恕與道歉的學習、受創心靈的治癒、貪婪與吝嗇的化解、狹隘心胸的開闊、男女情慾與真愛的分辨、靈與性的整合等。無論個人修養或德育理論的建構,這些都是不容忽略的課題。

結語

從微觀角度來看,本文的目的是對倫理學進行一種導論的工作,俾使初學者對倫理學的理論大廈獲致一種梗概的、整體的理解。各節內容則依次介紹倫理與道德的意涵、倫理規範與其他規範的異同、倫理學的各種問題意識以及相應的主要理論等。由於篇幅的限制,本文只能儘量介紹倫理學的一些主要議題及其在倫理學上的座標位置,而不能窮盡所有倫理學的課題及理論。此外,即使就所討論到的議題與理論而言,本文也不能做進一步的評析與取捨,因為這已屬於倫理學的內部理論工作,而超越了單篇導論的恰當範圍。不過,有心的讀者可以以本文為基礎,進一步探索倫理學之堂奧。

從巨觀角度來看,教育應以培養完整的人,完整的生命為目標,此所以近來有「生命教育」之倡議。倫理學既關切生命的實踐原則與理想,亦即關切通往完整生命的途徑,故紮實的倫理學學養是推動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學理基礎。生命教育的師資必須具有充足的倫理學訓練,否則在具體從事生命教育的場域中,很難達到說理而不說教的境界。



參考文獻

Abelson, Raziel, and Kai Nielsen. 1967. Ethics, History of. In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ited by Paul Edwards. New York: Macmillan, 87-117.

Beauchamp Tom L./James F. Childress,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Clarke, Paul Barry. Ethics. In Dictionary of ethics, theology and society, edited by Paul Barry Clark and Andrew Linzey.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6.

Cummiskey, David. Kantian Consequenti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Hare, R. M. Moral Thinking. Oxford. 1981.

Hare, R. M. Sorting out ethic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7.

Hospers, John. Why be moral? In Readings in ethical theory, edited by Wilfred Sellars and John Hosper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730-746. 1970.

Kagan, Shelly. The limits of moral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9.

Kagan, Shelly. Normative ethics.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8.

Nielsen, Kai. Problems of ethics. In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vol. III, edited by Paul Edwards.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 The Free Press. 117-134. 1967.

Pojman, Louis. Moral Philosophy. A Reader. Indianapolis/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Rachels, James. The Elements of Moral Philosophy. McGraw-Hill College. 1999.

Richardson, Henry S. Beyond good and right: Toward a constructive ethical pragmatism.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24 (2): 108-141. 1995.

Scheffler, Samuel. The rejection of consequentiali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4.

Smith, Tara. Viable values. A study of life as the root and reward of morality. Lanham: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0.

Stace, W.T. The Concept of Morals.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1975.

Statman, Daniel. Virtue ethics. A critical reader.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7.

Toulmin, Stephen. Reason in 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4.

朱建民,專業倫理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文收:通識教育季刊,第三卷第二期,19966月。網路版:http://www.ncu.edu.tw/~cage/quarterl/0302/030203.htm

沈清松,倫理學理論與專業倫理教育,文收:通識教育季刊,第三卷第二期,19966月。網路版:http://www.ncu.edu.tw/~cage/quarterl/0302/030203.htm

柯維‧史蒂芬,與幸福有約,台北:天下遠見,1998

高力克,五四倫理革命與儒家德性傳統,文收:二十一世紀評論,第五十三期,19996月。網路版: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article/990315.htm

孫效智,當宗教與道德相遇,台北:台灣書店,1999

孫效智,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文收: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寰宇出版社,20001-22

羅秉祥,黑白分明,香港:宣道,1992


[1]    孫效智,20001-22

[2]    例如朱建民將「倫理」定義為某種規範系統或對該規範系統的研究,「道德」則僅指某種規範系統。在這個理解下,「倫理」一詞實包含了「倫理學」的意涵在內,故比「道德」的意涵廣泛。參閱:朱建民,1996

[3]    此看法見於高力克對梁啟超「新民論」的詮釋。依此詮釋,倫理大致上指與時俱變的社會規範或人倫禮教,道德則指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具亙古不變的普泛價值。例如君臣倫理適用於古代,卻不適合於今日社會。但今日社會仍應從普遍的道德原則來談忠於國或忠於事。參閱:高力克,1999

[4]    沈清松指出:從中國哲學的觀點來看,儒家所言「正心、誠意、修身」屬於道德,「齊家、治國、平天下」則屬於倫理。參閱:沈清松,1996

[5]    講的更仔細一些,唯名定義賦予字詞意義,實質定義則探究(透過唯名定義)被賦予特定意義的字詞所指涉的事物的本質。有關唯名定義與實質定義的區別及其關係,請參考:孫效智,1999109-113

[6]    H. Newman, G. E. Moore, R. M. Hare 等學者都曾提到定義精確為學術討論的重要性。Moore 在「倫理學原理」一書的開端便指出,定義不清是許多倫理學討論流於空談的重要原因之一(Moore, G. E., Principia Ethica, 序言)。 Hare 也認為:「在語言達成一致之前,不可能有實質上的不一致」(no substantial disagreement without verbal agreement)(Hare, 1981, 69)。

[7]    並非所有倫理學家都認為「倫理」與「道德」指涉某種實在(reality),因此能如同既存(given)的事物那般被探索其本質。相關議題即倫理學中有關「實在論」(realism)的爭論。

[8]     「倫理」與「道德」在語源上的區別以及當代彼此通用的習慣,請參閱:羅秉祥,1992222-223的討論。

[9]    Plato, Republic, 344e.

[10]   法律與道德的關係是一個非常複雜而重要的課題,十九世紀以來受到法學家以及倫理學家的高度重視。早在士林哲學時期,聖多瑪斯就認為,並非一切不合道德者,法律都能加以制裁;也並非一切法律制裁者,皆不符道德。參考:Thomas Aquinas, summa theologiae, 1-2 q.96 a.2

[11] 「公民不服從」最著名的倡導者大概是Henry David Thoreau,他於一八四五年所寫的〈論公民不服從的義務〉(On the Duty of Civil Disobedience)成為此一概念的經典著作。「公民不服從」的理念與蘇格拉底的Crito大相逕庭。蘇格拉底認為「惡法亦法」,人在任何情形下都應該服從法律。「公民不服從」則認為反抗傷害人民的惡法屬於民主政治不容或缺的一環。

[12]   Kng, H. Projekt Weltethos, Mnchen/Zrich, 1990。另,關於宗教與道德的複雜關係可以參考:孫效智,1999

[13] 這段論述大概通於康德區別「假言令式」(hypothetical imperative)與「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思想。對康德而言,道德應然以外的應然都是假言令式,例如一個人想當醫師,那麼,他就「應該」進醫學院。反過來看,如果他不想當醫師,那麼,原本命題的前提就不再成立,自然也就無所謂「應不應該」進醫學院了。任何角色的扮演幾乎都是這種假言令式,人有選擇的自由。道德則不然。道德應然是定言令式,是不待任何前提而成立的,例如不可以只為了好玩而放火燒死一個無辜的健康小孩(這個例子引自Kagan, 1998, 1,用以說明有些行為本身的不道德性非常清楚自明,幾乎無人能加以否認)。不過,嚴格說來,康德的定言令式並非完全沒有任何前提的,它的前提就是:「只要是人,就應該做人該做的事」。這個前提之所以可以被忽略,是因為人無法「擺脫」做人的事實。

[14]   Positive morality這個詞指的就是特定族群或文化在特定時空中的倫理觀念或實踐。參考:Pojman, 1998, xi

[15]   參考:Rachels, 1999, 20-21

[16]   例如Jean Piagett, Lawrence Kohlberg等所發展出來的道德心理學與道德發展理論。

[17]   例如 Louis Pojman對於這些名詞的定義便與我在此處所做的定義略有不同。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原來,英文中可以用來表述倫理與道德二概念的大概只剩下morality一詞。Ethos這個希臘字雖仍保留在英文中,但意義已與morality (mores)有所不同。英文ethos指風俗文化,時尚習慣等。因此,Pojmanethics指研究morality的學問。另外,ethics在他的定義中又泛指morality整體而言。參考:Pojman, 1998, xi

[18]   現在我們暫時還採用「哲學倫理學」一詞,因為在本段的討論中,我們還要跟描述倫理學進行一種對照比較的說明。

[19]   Tom Beauchamp/James Childress運用common morality這個概念來指涉所有正直的人都會接受的倫理原則。近年來在學術論述中典型的common morality代表大概是所謂的「人權」概念。在當代社會中,不一定每一個國家都符合「人權」的理想,但大概沒有什麼國家(至少口頭上)不接受人權的道德理念。在這個意義上,「人權」概念所涉及的倫理原則(例如生存權對應到「不能任意剝奪他人生命」的倫理原則)是許多社會的「實然倫理」,也是所有正直人們都認同的「共通倫理」。不過,雖然所有正直人們所認同的「共通倫理」必然也是所有社會都接受的「實然倫理」,然而,個別社會所認同的實然倫理並不必然屬於「共通倫理」。參考:Beauchamp/Childress, 2001, 2-3

[20]   個人或社會有怎樣的「實然倫理」觀與他們是否做的到他們自己所接受的「實然倫理」理想是不同的兩回事。做不做的到的問題並不妨礙他們實際上有怎樣的倫理理念。例如一個人可以相信「自私是不對的」,不過,這個信念並不保證他時時刻刻能都做到「無私」。但反過來看,他無法做到「無私」,也並不妨礙在他的「實然倫理」中包含了對於「無私」的肯定。

[21]   參考 Nielsen, 1967, 118-119。關於「道德語句是否是有關好惡的語句」這個問題,前文註解中提到Shelly Kagan的「火燒小孩」例也足以說明,道德並非好惡,無論一個人有怎樣的好惡,大概都不能改變「火燒小孩」的不道德性。

[22]   例如Clarke, 1996; Abelson/Nielsen, 1967.

[23]   Kai Nielsen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ited by Paul Edwards所撰寫的Problems of Ethics,便是集中在後三個問題的說明。參考:Nielsen, 1967

[24]   此處所談到的就是倫理學上所謂的「黃金律」(the golden rule)。黃金律有消極與積極兩種形式,前者如正文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篇),或耶穌所言:「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新約福音:瑪7, 1)。此外,猶太經師Rabbi HillelB.C. 60-A.D.10)也有類似的說法。積極的黃金律則如「你願意別人對你怎麼作,也照樣對別人作」(新約福音:瑪7, 12﹔路6, 31)。或者如「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篇)。無論哪種形式,黃金律基本上都是指「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的態度或行為。

[25]  Nielsen, 1967, 118

[26]  Nielsen指出,後設倫理學的問題不弄清楚,根本不可能進行規範倫理學。參考:Nielsen, 1967, 119

[27]  Nielsen, 1967, 117

[28]  此係Shelly Kagan對規範倫理學的定義,參見:Kagan, 1998, 2

[29]  其實,倫理學家對於規範倫理學的內涵並沒有統一的定義。有的倫理學家把應用倫理學除外,只把討論及證成基本道德原則的部分視為規範倫理學。讀者在閱讀不同作者的著作時,必須留意。

[30]    目的論與義務論二詞係 C. D. Broad 所提出(參閱 Broad, C. D. Five Types of ethical Theory. New York. 1944, 206-216),而為哲學倫理學界所採用。七十年代時 B. Schller 並將此二詞彙引入歐美倫理神學之討論中(Schller, B. Typen der Begrndung sittlicher Normen, in: Concilium 12 (1976), 648-654)。

[31]    不少中文學者將utilitarianism翻譯為「功利主義」。這個翻譯十分不恰當,因為在中國思想史中,功利思想指「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的楊朱思想,這個思想與西方的utilitarianism不僅毫無關係,甚至互相對反。在當代中文討論中,部份學者已揚棄「功利主義」此一譯名,而改採「效益主義」或「功效主義」等詞。

[32]    如此表述的效益主義同時具有後設倫理學與規範倫理學的意義。「為最大多數人謀最大福利是道德善的內涵」這句話是一句後設倫理學的命題;「為最大多數人謀最大福利是道德的第一原則」則是規範倫理學的最終證成基礎。前一句話規定了善的意義,後一句話則運用如此理解的善概念作為證成一切道德原則的第一原則。

[33]    參閱 Kant, I.,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in: Weischedel, W. Hrsg., Werkausgabe, Bd. VII, 27

[34]    參閱 Ricken, F. Allgemeine Ethik. Stuttgart. 1989, 27Kant,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28-30

[35]  為處理康德倫理與效益主義的整合問題,赫爾寫過一篇文章,篇名是「康德是一個效益主義者嗎?」(Could Kant have been a Utilitarian?)。而卡彌斯基則寫了一本專書,書名為「康德式結果主義」(Kantian Consequentialism)。參閱:Hare, 1997, 147-165; Cummiskey, 1996

[36]    有關 Fiat iustitia, pereat mundus 之討論,可參考 Witschen, D. Fiat iustitia, pereat mundus. In: Theologie und Glaube 82 (1992), 439-456

[37]    彌爾明白承認「正義」概念是效益主義最嚴厲的挑戰。他曾說:「在任何時代中,阻止人接受效益或幸福作為對錯判準的最大障礙就是正義的理念」。參閱 Mill, J. St. Utilitarianism. London. 1972. 第五章專章討論「正義」與「效益」的關連

[38]   例如Kagan, Shelly. The limits of moral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9以及Scheffler, Samuel. The rejection of consequentiali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4.

[39]   「雙果律」源出天主教倫理傳統,主張「意圖」(intending)與「預見」(foreseeing)之間或「直接意圖」(direct intention)與「間接意圖」(indirect intention)之間有倫理上的區別。從今日觀點來看,並非每一位天主教學者都接受雙果律。基本上,義務論學派如German Grisez, Joseph BoyleJohn Finnis等傾向接受雙果律,用它來解決道德兩難的問題。目的論者如Richard McCormick, Josef Fuchs, Bruno Schueller等則反對雙果律。哲學倫理學界支持與反對雙果律的人也都很多。當代最重要的效益主義者如R. M. Hare很明確地反對雙果律(Objective Prescriptions and Other Essay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9: 164-167)。但Whitley Kaufman在一九九八年所完成的博士論文中則主張,雙果律是反對結果主義並建立義務論倫理學所無可取代的基礎:Intending versus Foreseeing Harm: the Foundation of Deontological Constraints, Georgetown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1998。九零年代以來,討論雙果律的期刊論文很多,最重要的大概是Th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vol. 16(1991)以及Christian Bioethics, vol. 3 No.2(1997)

[40]   結果主義者的反駁見:Rachels, James. More impertinent distinctions and a defense of active euthanasia. In Killing and letting die, edited by Bonnie Steinbock and Alastair Norcross.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1994.139-154; Thomson, Judith Jarvis. Self-defense.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20 (1991): 283-310.

[41]   畢強樸與蔡德斯的四原則論表述於Beauchamp/Childress, 2001中。此一理論提出後受到許多注意與討論。論者稱之為「原則主義」(principlism)。

[42]   此處「善」即「效益」或「價值」之意。「以善為優先」的意思就是說,行為是否正確決定於行為是否帶來(最大)善。「善」是決定「正確」的先行因素。「以正確為優先」是說,行為的對錯優先於行為所帶來的「善」。錯誤的行為即使能帶來很大的好處,也是道德上不當為的。

[43]   參閱:Richardson, 1995

[44] 德性倫理學的著作可以參考:A. Macintyre. After Virtue. Duckworth. 1992Statman, 1997。關懷倫理學請參考:N. Nodding. Caring.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至於批判這些新思潮的聲音,請參考:Hare, 1999, 132-150   

[45]   Aristotle, Topics I 11, 105a 2-7

[46]   Hospers, 1970, 745; Toulmin, 1964, 146-165.

[47]   Stace, 1975, 251.

[48]   近年來,以「why」課題為研究對象的博士論文似乎只有一篇:John van Ingen. Why be moral? New York: Peter Lang. 1994。此外,筆者也有一篇專文討論此一課題,參考:孫效智,1999,第五章:為什麼應該實踐道德?205-274。最後,史密斯(Tara Smith)的專著Viable values稱得上是相當深入的分析。參考:Smith, 2000

[49]   柯維,199827-28

[50]    柯維,199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