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倫理學 期中報告 兩種道德判斷


倫理學 期中報告  兩種道德判斷
第五期生命教育學分班 台北班 葉品妤 0991881022
一、                心得
   「倫理學是為己之學」這句話是老師上課時時常提醒我們的,剛開始我很錯愕,我以為倫理學是讓我去教導學生的法寶,隨著課程的進行,慢慢地我體會出了這句話的深意,論語中「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在亂世中選擇隱居的長苴向孔子提出了這個問題,是啊,天下紛亂,誰能改變呢?不如逃離滾滾紅塵,面對社會、學生,我們時常有這樣的感嘆,老覺得環境太差、學生太懶,
但是,我汗顏的發現,我的抱怨來自我能力的不足、眼光的短淺、觀念的不足、意志的薄弱,當我不斷的受到課程的洗禮,我發現一個新的我正在成形,從「因為別人……所以我不能」到「雖然……但我可以……」我開始為自己負責,我喜歡這樣的我。另一句對我很重要的話是:「人是許多意識流的組合」這句話救贖了我。
身為老師,我在道德上會有一種苛刻要求自己的傾向,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會有怨天尤人的念頭,但又隨即自責不已,這樣的心理煎熬在我心中交戰,我一直覺得自己其實是個卑鄙、虛偽的人,我很感謝老師,讓我卸下這種不必要的罪惡感,釋放心魔的感覺,真好。這段時間以來,每次上倫理學,都很 「痛快」,頭很痛,心很快樂。我覺得我的大腦在重組,剛開始很混沌,理解講義和上課內容的速度很慢,可是 4/29晚上,我再預習一次4/30的講義時,我突然有一種讀懂的感覺,我跟的上句子的語感了!!!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不是笨蛋,哈哈,

不過老師上課在順口溜時我還是跟不太上,時常打結,當機。4/30上課時,老師分享玉欣師母的努力和對增勇老師出櫃的心情,我很感動,其實,這些時刻我覺得比較有生命教育的感覺,孫老師的學問,成就都是我高山仰止,心嚮往之的超人,原來也有這樣的平凡感受,那一刻,我覺得心與心是貼近的,另外,老師提到與尚仁老師之間有關同性戀議題的歧異,我也有同感,我們靈修小組的成員中有兩位是基督徒,我很欣賞他們,但是在王老師來上課時,一位坐在我身旁的同學,不太抬頭,一反平時專心的態度,下課時,我才知道,她認為這些人士是有病的,應該被矯正的,她沒辦法接受同性戀,我很驚訝,遺憾也難過,我們的立場差異太大了,但是我會謹記「立場不必中立,態度必須公正只是,老師啊,請問如果對方不公正的容許其他立場,我該怎麼辦呢?我想到其一是「對話」其二是郭武潔修女在啟航工作坊時說過的話:「如果你想給而對方不願收,那麼你能做的就是等待,讓對方知道你一直是願意的。」

二、                 省思
    最近靈修小組老師要我們看一部影片人神之間改編自1996年法籍傳教士遭綁架的「提比鄰事件」,描述一群法籍傳教士,在阿爾及利亞遭恐怖分子綁架的真實故事。20世紀90年代阿爾及利亞山區的一座修道院中,8名法國基督教僧侶與其穆斯林兄弟和平相處,可是暴力與恐怖在當地漸漸擴散,恐怖分子威脅他們離開修道院。 這些僧侶不顧周圍日漸嚴重的威脅,決定不惜任何代價留在當地,並拒絕法國政府的軍隊援助,因為他們領悟到「面對恐懼,最大的武器就是信仰」 影片最後,修士半夜被綁架,要和法國政府交換人質,儘管修士們已視生死為度外,但是沒想到他們的留下卻讓自己變成恐怖份子的籌碼,是否又要回頭質疑修士做的決定?行善不一定有善果,那麼我們何必行善 我們該如何做決定才能有好結果?以前我會有這樣的疑惑,但是我想到倫理學中的兩種道德判斷--道德善惡與道德正誤, (修士們為了村民和實踐對上帝的愛) 作為目的與行(留在戰亂之地) 之間具有一種不對稱的關係

意圖指導行為的選取,但行為是否具備所欲選取者之條件或內涵(留下對村民的生活是否為最好的決定),並不決定於意圖。意圖必然決定所選擇的行為,但,所選擇的行為卻不一定成就意圖修士的留下卻讓自己變成恐怖份子的籌碼,交換已被法國政府逮捕的恐怖份子,對村民而言,動亂延續,而以往提供村民醫療、生活資源、情感支持的修道院也關閉了)。以及孫老師教過「不能控制就沒有道德責任」,修士們無法控制恐怖份子的行為只是要殺了修士以儆效尤或是把修士當成交換黨羽人質的籌碼,道德判斷的對象是人和行為,而非行為的結果。所以我學到不能用行為結果的好壞去論定道德行為的善惡及正誤。我也領悟到以前的想法缺乏對善意、行為的真正了解,判斷事情時把,動機、行為、結果通通混為一談,當然會無所適從、盲從、甚至不敢有想法。

、疑問
1.『好人難做?台北市一名中年婦人日前在捷運車廂內目擊性騷擾,她大呼「色狼」並和對方拉扯,反被告傷害和誹謗,全案移送後以5萬元交保。她向市議員賴素如喊冤,並對在偵辦中被警方留置長達15小時,深為不滿。』
2.《老人家求情 好心可能招厄運》代領錢 當心成詐騙替身
 
〔記者周敏鴻/桃園報導〕「少年仔,我不識字,你可以幫我領錢嗎?」金融機構自動櫃員機旁的老太太如此央求,會讓人不忍心拒絕,但警方提醒民眾千萬小心,老太太極有可能是詐騙集團成員,裝可憐只為了「誘騙你當替身車手來幫忙領取詐騙所得!」  「好心沒好報」社會上常常有一些這樣的新聞,好意協助他人,卻受氣、蒙冤、甚至惹上官司,於是就會出現「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感嘆,父母及師長也會機會教育,教導孩子不要隨便幫助陌生人,但是,當孩子問:「我怎麼知道要不要幫忙?」我們如何回答?我們可能會說:「去找大人或警察幫忙」

但是這仍然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分辨情況,我上了倫理學的兩種道德判斷後,我領悟到「好心沒好報」這句話其實有兩個問題:1.好心這個「善意志」不要求「善果」回報,好心行善本就是為了善本身而已,好心本來就不求好報,哲學家 Democritus在他的倫理學斷簡中指出,行善並非是被稱為善人的充分條件,善人不只應當行善,而且他行善的理由應當是為了他所行的善。……。只當行善者的動機是為了善本身,而不是為了善以外的其他目的(好比功名利祿等),他才配被稱為一個善人。因此這種要求有善報的心態不是真正的善嗎?這是我的疑問。該如何對此類新聞事件進行道德評價,我覺得沒有談到「事件結果」對道德判斷的影響是不夠完整的,還有一個人行善也有情感上的理由……這些我想我還需要老師的指導,抱歉,老師,超過字數,您辛苦了。

如何寫報告

Dear all
 
或許小小分享一下我的寫法:
1.整理出講義重點之心智圖
2.圈出幾則最感興趣的焦點,並就可能相關部份的稍做整併
  (若數目仍過多則重複本步驟逐次篩減)
3.就整併後的幾則焦點提出自己想討論研究的問/命題
  (類似像寫論文時自己先假定問題焦點)
4.嘗試闡述問/命題的意義、重要性,並試著結合講義內容、時事議題與自我觀點來回答
  (也是像寫論文一般.....但不用像寫論文那樣龜毛!而且還可以做出不負學術責任的評論! ^O^)
以上
基本上我是講得比寫得好多啦~~呵呵!
希望可以給大家做為一點參考.
 
俐蓉

倫理學期中報告-----意圖相關或意圖無關倫理


倫理學生命教育學分班期中報告-----意圖相關或意圖無關倫理
62號 魏嘉輝 100.5.7

以前曾經聽說:唸完哲學系出來後就要送精神病院。讓我覺得哲學家就是一種胡思亂想的學問,專想一些大哉問,畢業出來一定喝西北風(老師不要打我,這是舊觀念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已經被老師生動有趣的講課內容所打破,讚)。在上了幾個禮拜的課之後----我喜歡哲學!在這種不斷批判、解構又重構過程中,不斷挑戰及擊毀我根深蒂固的思想(應然倫理),換上的是有經過思考,有結構性也較完整比較不偏頗的概念(新的應然倫理),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很享受也很投入。我要講哲學不僅很有趣,也很生活化,不是高高在上的學問,只不過老師的繞口令太厲害,常常腦筋轉不過來,聆聽其文不知其意。

老師講到幾個重點,我覺得很有意思
一、人會作那個選擇,取決於意圖加上他對於行為客觀的認知(例如想殺人的人,會去選擇一個他主觀認知可以殺人的行為,亦即「目的性意圖會在一個人在選擇要作出哪些行為時引領著他」)。人的所作所為,不論好或壞,始終被其慾念(意圖)所牽引,(雅各1:14) 一個人受試誘,是被自己的慾望勾引去的。1:15 他的慾望懷了胎,生出罪惡,罪惡一旦長成就產生死亡。「人的意圖決定目標,認知再去追求手段,決定手段後再決定付諸實踐,而後著手行動,並完成行為,也完成行為之道德意涵 這句話描述的圖畫實在太貼切了。在啟航工作坊中老師叫要我們每日三省吾身,要常常反觀自己的心,因為生命教育必定從自己的開始,真是一個決定性的註腳。
而宗教在行為與道德上面牽涉的角色是什麼?(箴言5:1-2)年輕人哪,要重視我的智慧,傾聽我明達的話。這樣,你就曉得怎樣謹慎行事….5:22邪惡人的罪像羅網一樣;他自己的罪網住了他。5:23他因為不能自制而喪命;極端的愚昧使他淪亡。是不是意味心裡的真理與智慧(實然倫理)左右著人對於道德善惡的判斷,善人心中的每個意圖與認知都受宗教在其心中所設定的界線的節制,他會因為心中的愛去選擇作有益眾生的行為,或消極的選擇不為惡。而惡人(無知的人)會因為無所節制或對善的無知與對行為錯誤的認知,而選擇了主觀上認知無害的行為而表現出惡來。

二、行為是不是道德,跟這個人認知的此行為道不道德有關,也並不與行為的結果有絕對的關係。「行為道德判斷並非繫於行為之一切客觀性質,而是繫於行為者所認知的行為之客觀意義。此稱之為行為之(主觀之客觀)意義。行為的客觀性是不變的(?可以蓋全嗎?)Alfred範例中「他所認知的毒藥,事實上是唯一的解藥」,這是一個不受任何事物影響的客觀事實,這個客觀的行為本身並非受道德評價的對象。Alfred意圖殺人反倒救人的結果與意圖相反,卻不影響其惡的意圖以及其惡的主觀認知而選擇做那一件他主觀上是殺人的客觀行為。因此,要說Alfred應該要把他認為是毒藥的東西餵食給他太太是好的結果而說善是不正確的。這一個行為不能被詮釋為給予他太太她所需要的,而應該被詮釋為殺害她。就如老師講的:道德具主觀性(Nemoteneturad impossibile)道德判斷必須由行為的意義來決定,而後者則必須經由行為者之主觀認知或能力來掌握。

三、但有趣的是,行為和意圖是可以分離的。可分離性理論:行為者的「伴隨性意圖」和目的性意圖皆與「已被選擇的行為」的客觀屬性的決定無關。Alfred意圖要把毒藥餵食給他生病的太太以殺害她,這是一個惡的意圖,一個謀殺的意圖,他的目的性意圖就是要殺人,在執行此最終目的的過程中的每一個伴隨性意圖也往此目的前進,但此被Alfred主觀的認知為一個可以殺人的「行為」,卻不能影響此『毒藥』事實上是唯一能治療他太太病痛的解藥這個客觀性的事實,因而治好了他太太,不管Alfred意圖如何或其認知如何都不能改變此客觀的事實。所以說意圖與行為是可以分離的。

四、不是行為的對錯都受到事前認知的影響。事後的結果好壞,是否影響其行為之正誤? Ad impossibile nemo tenetur。一個人沒有義務要作出那些他根本不可能作到的事。即使是結果主義也不能要求它的支持者要考慮到一個行為所會帶來的所有結果,而頂多只能要求一個人考慮到那些他可以合理預見的結果。事實上,沒有任何倫理學理論可以要求行為者考慮到那些他根本無法真誠地設想到的事情。因為人類淺漏的知識及短拙的眼光往往無法長遠完整的考慮一件事情,甚至我們對其行為的判斷也因判斷者的狹隘認知而有所不同。(王上3:9) 所以求你賜我智慧,可以判斷你的民,能辨別是非。不然,誰能判斷這眾多的民呢?」我們要常常求神恩賜智慧及知識(wisdom and acknowledge,知識就是經由經驗、思辯及認知的過程中,所累積下來的應然倫理,這會帶領我們的腳步走在相對正確的路上),讓我們可以正確的解讀每一件事。除此之外常常反思回想所看到、聽到及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應用倫理學學到的各樣知識,相信可以使我們的思慮更加周延。

五、認知具被動接受性,不能左右行為之客觀意義,例如我面前的這一張桌子就是有四隻腳,我只能被動的接受這個事實,不能左右其內涵的客觀意義所以在討論行為時此觀念就很重要,例如一個人明知與一個非其配偶的人發生性行為,那麼他/她不管願意不願意,都必須承認他/她作出了通姦行為,無論他她對他的/她的意圖作出何種解釋,這就是通姦這一個婚外性行為的客觀意義,是無所改變的,也才能引申意圖與行為無關的論述。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