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倫理學 期中報告 兩種道德判斷


倫理學 期中報告  兩種道德判斷
第五期生命教育學分班 台北班 葉品妤 0991881022
一、                心得
   「倫理學是為己之學」這句話是老師上課時時常提醒我們的,剛開始我很錯愕,我以為倫理學是讓我去教導學生的法寶,隨著課程的進行,慢慢地我體會出了這句話的深意,論語中「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在亂世中選擇隱居的長苴向孔子提出了這個問題,是啊,天下紛亂,誰能改變呢?不如逃離滾滾紅塵,面對社會、學生,我們時常有這樣的感嘆,老覺得環境太差、學生太懶,
但是,我汗顏的發現,我的抱怨來自我能力的不足、眼光的短淺、觀念的不足、意志的薄弱,當我不斷的受到課程的洗禮,我發現一個新的我正在成形,從「因為別人……所以我不能」到「雖然……但我可以……」我開始為自己負責,我喜歡這樣的我。另一句對我很重要的話是:「人是許多意識流的組合」這句話救贖了我。
身為老師,我在道德上會有一種苛刻要求自己的傾向,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會有怨天尤人的念頭,但又隨即自責不已,這樣的心理煎熬在我心中交戰,我一直覺得自己其實是個卑鄙、虛偽的人,我很感謝老師,讓我卸下這種不必要的罪惡感,釋放心魔的感覺,真好。這段時間以來,每次上倫理學,都很 「痛快」,頭很痛,心很快樂。我覺得我的大腦在重組,剛開始很混沌,理解講義和上課內容的速度很慢,可是 4/29晚上,我再預習一次4/30的講義時,我突然有一種讀懂的感覺,我跟的上句子的語感了!!!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不是笨蛋,哈哈,

不過老師上課在順口溜時我還是跟不太上,時常打結,當機。4/30上課時,老師分享玉欣師母的努力和對增勇老師出櫃的心情,我很感動,其實,這些時刻我覺得比較有生命教育的感覺,孫老師的學問,成就都是我高山仰止,心嚮往之的超人,原來也有這樣的平凡感受,那一刻,我覺得心與心是貼近的,另外,老師提到與尚仁老師之間有關同性戀議題的歧異,我也有同感,我們靈修小組的成員中有兩位是基督徒,我很欣賞他們,但是在王老師來上課時,一位坐在我身旁的同學,不太抬頭,一反平時專心的態度,下課時,我才知道,她認為這些人士是有病的,應該被矯正的,她沒辦法接受同性戀,我很驚訝,遺憾也難過,我們的立場差異太大了,但是我會謹記「立場不必中立,態度必須公正只是,老師啊,請問如果對方不公正的容許其他立場,我該怎麼辦呢?我想到其一是「對話」其二是郭武潔修女在啟航工作坊時說過的話:「如果你想給而對方不願收,那麼你能做的就是等待,讓對方知道你一直是願意的。」

二、                 省思
    最近靈修小組老師要我們看一部影片人神之間改編自1996年法籍傳教士遭綁架的「提比鄰事件」,描述一群法籍傳教士,在阿爾及利亞遭恐怖分子綁架的真實故事。20世紀90年代阿爾及利亞山區的一座修道院中,8名法國基督教僧侶與其穆斯林兄弟和平相處,可是暴力與恐怖在當地漸漸擴散,恐怖分子威脅他們離開修道院。 這些僧侶不顧周圍日漸嚴重的威脅,決定不惜任何代價留在當地,並拒絕法國政府的軍隊援助,因為他們領悟到「面對恐懼,最大的武器就是信仰」 影片最後,修士半夜被綁架,要和法國政府交換人質,儘管修士們已視生死為度外,但是沒想到他們的留下卻讓自己變成恐怖份子的籌碼,是否又要回頭質疑修士做的決定?行善不一定有善果,那麼我們何必行善 我們該如何做決定才能有好結果?以前我會有這樣的疑惑,但是我想到倫理學中的兩種道德判斷--道德善惡與道德正誤, (修士們為了村民和實踐對上帝的愛) 作為目的與行(留在戰亂之地) 之間具有一種不對稱的關係

意圖指導行為的選取,但行為是否具備所欲選取者之條件或內涵(留下對村民的生活是否為最好的決定),並不決定於意圖。意圖必然決定所選擇的行為,但,所選擇的行為卻不一定成就意圖修士的留下卻讓自己變成恐怖份子的籌碼,交換已被法國政府逮捕的恐怖份子,對村民而言,動亂延續,而以往提供村民醫療、生活資源、情感支持的修道院也關閉了)。以及孫老師教過「不能控制就沒有道德責任」,修士們無法控制恐怖份子的行為只是要殺了修士以儆效尤或是把修士當成交換黨羽人質的籌碼,道德判斷的對象是人和行為,而非行為的結果。所以我學到不能用行為結果的好壞去論定道德行為的善惡及正誤。我也領悟到以前的想法缺乏對善意、行為的真正了解,判斷事情時把,動機、行為、結果通通混為一談,當然會無所適從、盲從、甚至不敢有想法。

、疑問
1.『好人難做?台北市一名中年婦人日前在捷運車廂內目擊性騷擾,她大呼「色狼」並和對方拉扯,反被告傷害和誹謗,全案移送後以5萬元交保。她向市議員賴素如喊冤,並對在偵辦中被警方留置長達15小時,深為不滿。』
2.《老人家求情 好心可能招厄運》代領錢 當心成詐騙替身
 
〔記者周敏鴻/桃園報導〕「少年仔,我不識字,你可以幫我領錢嗎?」金融機構自動櫃員機旁的老太太如此央求,會讓人不忍心拒絕,但警方提醒民眾千萬小心,老太太極有可能是詐騙集團成員,裝可憐只為了「誘騙你當替身車手來幫忙領取詐騙所得!」  「好心沒好報」社會上常常有一些這樣的新聞,好意協助他人,卻受氣、蒙冤、甚至惹上官司,於是就會出現「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感嘆,父母及師長也會機會教育,教導孩子不要隨便幫助陌生人,但是,當孩子問:「我怎麼知道要不要幫忙?」我們如何回答?我們可能會說:「去找大人或警察幫忙」

但是這仍然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分辨情況,我上了倫理學的兩種道德判斷後,我領悟到「好心沒好報」這句話其實有兩個問題:1.好心這個「善意志」不要求「善果」回報,好心行善本就是為了善本身而已,好心本來就不求好報,哲學家 Democritus在他的倫理學斷簡中指出,行善並非是被稱為善人的充分條件,善人不只應當行善,而且他行善的理由應當是為了他所行的善。……。只當行善者的動機是為了善本身,而不是為了善以外的其他目的(好比功名利祿等),他才配被稱為一個善人。因此這種要求有善報的心態不是真正的善嗎?這是我的疑問。該如何對此類新聞事件進行道德評價,我覺得沒有談到「事件結果」對道德判斷的影響是不夠完整的,還有一個人行善也有情感上的理由……這些我想我還需要老師的指導,抱歉,老師,超過字數,您辛苦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